关于美 中西迥然异趣(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

东西方文化是两大文化体系。东西方艺术也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不同文化造成了各有千秋、殊异其趣的东方美与西方美。

1.源头活水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摇篮,崇尚力与美和人文精神,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人体雕塑为西方艺术提供了美的参照形式;基督教文化、对上帝的信仰,追求灵魂不朽,对真理的终极追求和拷问,构成了突破超越的力量。西方艺术是灵与肉的对立统一。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摩西》

西方艺术主要是视听艺术,油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都非常出色,文艺复兴时期,达到辉煌的顶峰,成熟完美。

作为东方艺术的主体--中国艺术,是在儒、释、道的融合互补下形成发展的。讲究的是与宇宙自然的相通相契,天人合一。中国文化是半神文化,一半的重点,不放在人的表面上,而是在其精神内涵上。最重要的是,通天地而合神明,仙乐逸品为最高境界。唐诗宋词、水墨画、古琴,独特优美;中医、气功,深奥玄妙。发达的饮食文化,使整个民族偏重于味觉,凡事品味一番,有嚼头耐琢磨才算好。

2.美术

(A)油画和雕塑

西方的油画客观写实,立体饱满,精准逼真,栩栩如生,注重透视明暗,色彩浓郁斑斓,以人物为主,人体结构准确且姿态变化丰富。


拉斐尔的油画《西斯廷圣母》

上帝创造了人,在精美的人体中闪耀着神性,画家的职责就是忠实地把看到的画出来,否则就是对神的不敬,暴殄天物。画家不但以真实而完美的人形表现神,还画出庄严圣洁的形象来荣耀神。

文艺复兴时期,达· 芬奇《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和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更是将欧洲绘画艺术推至顶峰。

拉斐尔的油画《西斯廷圣母》以清新典雅、悠然抒情的风格而闻名遐迩。端庄柔美的圣母怀抱耶稣,从云端徐徐降下,两边帷幕旁有教皇和圣女恭候迎接。壮丽的场面,令人神往。

正如歌德所说:"永恒女性,引导我们向前。" 西方崇拜女性美,赋予象征意义。如自由女神、智慧女神、正义女神、胜利女神等等。


马约尔的雕塑《地中海》 

在雕塑家马约尔眼里,山川河流都拟人化了,女体宛如思想和自然的象征。《地中海》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女子席地而坐,神态含蓄而安祥,似在朦胧中小憩,又似在寂寂中冥想。优美丰润的体态充满茁壮的生机,就象富饶的地中海,在平静温柔之中,孕育着无限的生命和永恒的律动。

(B)中国画

中国画重在写意传神,不求形似,但求神似。黑白水墨,即便有色彩也很清淡,线条简约飞动,意境悠远,以风景为主。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山川河流、花鸟鱼虫,远比人物体态描绘得细腻生动。


(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

佛家讲空,色即是空,镜花水月毕竟总成空。摒弃贪、嗔、痴、恶见等偏执,明心见性。以无垢、清凉、慈悲、光明为美。

道家的目标是超升到与道合一的真人境界,要抛弃具体的世俗形迹和樊篱,荡涤杂染,消解声色犬马、功名利禄的系缚。大象无形,道法自然,"天籁"比"人籁"更美。


(明)吴伟《渔乐图》

否定糜烂奢华,拒绝俗艳,而向内在、精神领域发展。悬崖绝壁上的苍松,在与风雪搏斗中,舍去了一切可以舍去的东西,沧桑遒劲的风度,的确超越了一般的美的存在。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 儒家重视道德伦理,男女授受不亲,社会风气保守。没有模特,缺乏系统专业培训,更无解剖学研究,靠的是民间匠人、文人、修道人的揣摩领悟。不偏不倚,中和为美。

西方认为最美的是神造的人体;而中国人认为自然至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古人对自然的热爱,相融相亲,是无与伦比的。不少文人雅士弃官归隐山林,慕仙求道,则是另一道别致的风景。

出泥而不染的莲,松、竹、梅"岁寒三友",都是道德化、人格化了的自然美意象系列。君子比德如玉,以德为美。

这也许是山水画、植物画居多的主要原因吧!

少量的人物画,也是不拘泥于琐末细节,抓住性格特征、本质神采。"画圣"吴道子曰:"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 《芦叶达摩图》、《太白行吟图》廖廖数笔,一气呵成,惟妙惟肖,毫无雕琢,反而干净洒脱。

(C)美的呈现与想象

西方是美的呈现,如此如此之美,重形似实有,栩栩如生。美不胜收,叹为观止。《米诺的维纳斯》、《摩西》......雕塑表现的不仅是人体美,而且充满升华人心的尊严和精神,单纯的伟大,高贵的静穆。

而中国是意蕴其中,飘逸其外,想多美有多美,重神似空灵,突出本质特点,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发挥想象的空间。

对于美人,赋予大自然的精华特质。如"樱桃小口,柳叶眉,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虚写拟物,注重效果。"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兰心惠质"、"冰清玉洁"。

古诗《陌上桑》中没有直接写罗敷之美,而是通过描写人们见了罗敷以后的种种失态来间接表现的。"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人们出神伫观,如痴如醉的神态中,想象罗敷那倾倒众人的美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后主李煜以避实就虚的手法,把抽象、虚无的情感形象生动化,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可谓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

中西方对美的不同表现形式,是层次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也是扬长避短。黄种人没有白种人那样富于雕塑性的轮廓鲜明的五官和身材。西方人也没有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相通合一的深刻体验。

3.音乐


洛德·莱顿 (英国)的油画《音乐课》

西方音乐以强度胜出,汹涌澎湃、浑厚壮阔、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史诗般雄壮、辉煌,震撼人心。西洋乐器音色明亮饱满,和声、多声复调、配器的运用,多层次全方位,宛若宏伟壮丽的"声音的建筑物"。技艺精湛,炉火纯青。

古中国音乐追求空灵,呈单线伸展,蜿蜒起伏,飞龙走蛇般的旋律线条,回旋往复,一咏三叹之妙,绕梁三日之韵,清幽淡远,余音袅袅,耐人寻味。《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出水莲》婉转动听,惹人遐思。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清灵曼妙的乐魂在杜甫的诗中唤醒,悠扬的音乐从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江上,冉冉飘入云里,这是人间难得听到的天上仙乐啊!

4.无我、有我与大我

中国古典美学特别强调阴阳合德及中和之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虚实相间,互相渗透,融合统一。所以传统艺术唯有含刚蕴柔,寓刚于柔,方算妙品。

中国是互融,整体协调,人物平淡含蓄,谦和低调;而西方是标新立异,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完整,自我表现的空间。突出个体和主观作用,从背景中脱颖而出,个性鲜明。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就是典型的"有我之境";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 便是"无我之境"。


《姜太公钓鱼》 (网络图片)

他更推崇体现了道家文化的"无我之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个体的渺小感、无争及消融。和谐安详,与万物融为一体。

西方则不仅是有我,而且是大我。壮大饱满立体,荷马史诗,英雄超人。人文精神,自由尊严。敢于同命运抗争,突破环境,实现自我。

西方人坦率自信,敢为人先。这与东方温吞委婉的风格迥异。

中国是互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柔胜刚,适可而止;西方是突破,不畏碰撞,层层超越,形成歌特式教堂的尖塔,直冲苍穹,与神共鸣。

5.戏剧

西方的挣扎即是人类摆荡于上帝与撒旦之间的拉锯,灵与肉的冲突矛盾,撞击崩裂出灿烂的火花。祈祷、负罪、忏悔、痛苦、救赎......西方戏剧喜欢用冲突来作为手段,在矛盾中激发自身能量,竞争超越,求取净化与升华,富于崇高的悲剧性。

中国传统戏剧里多是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但如果碰到天人感应的结局则是淋漓尽致地抒发,是一种升华和昭示。《梁祝》里的哭坟、天怒、殉情到幻化为彩蝶比翼双飞,是浪漫,也是超脱。《窦娥冤》以三伏天六月降大雪的异象,来表达感知人间奇冤的天地动容,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感天动地。

6.圆转与方直

中国人好"圆",花好月圆,团圆、圆满,字正腔圆,珠圆玉润......太极图、八卦图都是圆的,中国的绘画、园林、建筑、书法,均以转折求其圆曲。

古中国重天然。西方重人为,征服超越,巧夺天工。钉是钉,铆是铆,理性严密,精准确凿。西方的建筑、雕塑,三维空间的厚重体积,充满力度,呈方形,棱角分明。

太极拳、书法、京剧身段,讲究峰回路转的流淌,藏起棱角,去延伸能量的余续。芭蕾舞是绷紧的放射性的发力,尖锐并有所指,富于雕塑般的造型感;中国古典舞有平圆、立圆、八字圆等运动特点,舞姿和身法都离不开圆的规律,体现了圆、游、变、幻之美。

对中国人来说,什么都是通的,诚如老子的"道法自然"。炼功打通身体的淤塞,圆柔应对人际关系,触类旁通,古人对书法的领悟也很高:"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

7.震撼与回味

如果说西方是震撼之美,那么东方是回味之美。

西方鼎盛时期的艺术有种强烈震撼性效果,是充分调动感官体验的即时效应,惊心动魄,如此饱满,完美得无一复加,印象深刻。

相对西方对人体的赞美,健康坦荡的态度,中国人是羞涩内向的,道家认为人体就是宇宙的缩影,以修炼的方式探究自己的身体。养生、中医、太极、气功,反映的是朴素而智慧的中国生命观。

中国艺术重滋味,是柔性体验,当时感觉好,却说不出。难忘,越品越有味,是后续效应。夸女人美,会说"真有味,受端详。"耐品,越看越好看。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是相非相,隐约见其风韵。离形而得神,想法落实了就玄虚不得,着了色相就不够高妙。空灵留白,不做死,也不做足,留一部分让人们在感悟中再创造。

与西方相比,中国艺术并不惊艳,是入口清淡,但回味醇香的茶,韵味隽永。那余情袅袅的言外之意,氤氲一种朦胧缥缈的艺术情境,说其朦胧缥缈,却又分明很清丽空明。看似相背,实乃相成。

如果说西方艺术鲜明、突出、确凿,呈固态状,象庄严辉煌的教堂;那么中国艺术就是弥漫化的存在,模糊不确定,呈缥缈的气态,有时液化消融,恰似腾云驾雾、入江潜海的蛟龙,悠游徜徉,驰骋飘逸,时隐时现,轻盈神秘,留给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想象空间。

以东方的韵味为基础,藉助西方的技法来拓展,中西合璧要恰到好处才行。傅聪用古诗的意境来诠释莫扎特,这种出神入化的罕见才能,使他的演奏充满着诗情画意。

艺术家的人生情怀,对文化、生命、宇宙的体验和感悟,是比技巧更深厚的真功夫。




本文留言

作者沉静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