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寻奇穿梭丝路古国 (图)
吉尔吉斯的伊塞克湖,是世界第二大深水湖,美得令人屏息。
撒马尔罕的古尔艾米尔陵寝。
布哈拉有"东方的罗马"之称,城内到处是壮丽的回教建筑。
伊羌卡拉古城是中亚最具代表性的阿拉伯史迹。
从里海到中国之间的内陆地带,分布着亚洲文化最多彩多姿的5个国家。这中亚5国,因为地处欧亚交会的辐辏点,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贸易、交流的中继站,几千年来,骆驼商队在这条联络东西方文明的丝路上络绎不绝,征服者来了又走,帝国崛起又衰落,为这块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带留下不少璀灿的文化瑰宝。
伴随苏联解体 神秘面纱褪去
中亚5国原本就是由一些散布于中亚内陆的绿洲城邦所组成,经过20世纪初的欧亚动荡后,归于苏联的控制之下。交通不便加上冷战时期美苏对抗,使得这块内陆之地从此关进铁幕之中,不易为外人亲近。1991年苏联解体后,这5国才分别从苏联独立出来,也才开始对世人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目前中亚5国的观光业还在起步阶段,所以签证和交通都还不是那么便捷,尤其个人签证更难取得,团体签证也必须仰赖当地旅行社代为申请,所以前往旅游的人不多。国内旅行社大约从2000年开始尝试组团前往旅游,但因为操作不易,每年最多仅一、二团成行。去年曾经亲自前往中亚5国考察的理想旅游协理杨学进说,中亚5国蕴藏着丝路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珍宝,即使他自己本身已经跑过那么多国家,还是忍不住叹为观止;而且当地民风友善好客,就算随便在路上要找人拍照,大家都会很大方欣然接受,不像有些国家的人会恶言相向,开朗和善的性格,至今仍令他念念不忘。
风情万种 中亚5国小档案
中亚5国分别是乌兹别克、哈萨克、土库曼、吉尔吉斯和塔吉克,虽然光国名就让人觉得很陌生,但5个国家各有特色,值得旅人探访。
◆乌兹别克(Uzbekistan):中亚5国中最富庶进步的国家,也是昔日丝路西段的中枢,主要观光城市有布哈拉、撒马尔罕、萨尔伊沙布、希瓦等,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首都塔什干。
◆哈萨克(Kazakhstan):中亚5国中国土最广大的一个,主要由游牧民族构成,旧都阿拉木图和新都阿斯塔纳是旅游重点。
◆土库曼(Turkmenistan):安息古国的旧址,全境大部分土地为沙漠,但黄沙掩不住绿洲古城的光辉,主要观光点为康亚乌尔根奇、尼撒遗址、马伏绿洲,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首都阿什哈巴德。
◆吉尔吉斯(Kyrgyzstan):天山山脉山脚下的游牧国家,全境群山环绕,有如人间仙境,也是传说中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故乡。主要景点为伊塞克湖、苏莱曼图山(今年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首都比许肯特。
◆塔吉克(Tajikistan):帕米尔高原上的国家,自古就是中国通往印度、波斯的必经之地。西边的朋吉肯特与撒马尔罕一样,都是古丝路上的绿洲古城。首都为杜桑贝。
特色景点1 东方的罗马─布哈拉
位于乌兹别克中部的布哈拉(BUKHARA),是丝路上著名的回学中心,市区里有365间清真寺、105间神学院,因此号称即使每天到不同清真寺祈祷,一年下来也不会重覆。当地曾有一句谚语说:"世上无论什么地方的光明都是从天上降下的;在布哈拉却是从地上升到天上的。"足以说明它在回教徒心目中的地位。
布哈拉长久以来一直是丝路上的贸易重镇,8世纪被阿拉伯人攻陷后,伊斯兰教在此生根,当时名为"大食"的阿拉伯帝国曾经在中亚串联绿洲,形成一条从"和平之城"巴格达通往中国边境的呼罗珊大道。布哈拉和撒马尔罕都是往来商队的重要驿站,也因此奠立了它今天的规模。
据说,天方夜谭里《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背景就是布哈拉。走在它充满异国风味的市集里,不难想像大丝路时代万商云集的热闹景象。
特色景点2 千年古城─希瓦
1990年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希瓦(KHIVA)(伊羌卡拉城),是中亚5国中,最早被认定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其重要性由此可知。
希瓦自古以来就是丝路商旅在进入克拉库姆沙漠(黑沙漠)之前的最后一个补给站,所以从西元4世纪开始就十分繁荣。8世纪阿拉伯的大食帝国兼并了这处绿洲后,更把它打造成丝路上的重要据点,尤其城内有一座长650公尺、宽400公尺的伊羌卡拉古城,堪称中亚阿拉伯建筑的典范,被学者誉为"露天博物馆"。其中最伟大的代表性建筑是拥有112根廊柱的朱马清真寺,还有19世纪阿拉库里汗用来接待外国使节的豪华房间,墙面铺满大理石、花釉瓷砖,光彩耀目,气派直逼天方夜谭里所描述的宫殿。
特色景点3 天山下的蓝宝石─伊塞克湖
位于天山脚下的伊塞克湖(ISSYK-KUL ),在中国古籍上以"热海"为名,因为它位在往昔中亚通往疏勒的必经之路上,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曾途经此处,包括《大唐西域记》的作者玄奘法师及19世纪著名的探险家斯文赫定等人,都曾在游记里提到这处湖光山色之地。
伊塞克湖同时也是全世界仅次于南美的的喀喀湖的第二大深水湖,最深处达700公尺,因为湖水来自周围的冰山,加上湖底有温泉涌出,所以有"热海"之称。传说诗人李白的出生地也在附近。
特色景点4 中亚的十字路口─撒马尔罕
如果中亚绿洲中有绝对不容错过的古城,那么绝对非撒马尔罕(SAMARKAND)莫属。前身叫做"马拉干达"的撒玛尔罕,是西元前7世纪由波斯大帝居鲁士在东征时所建,到了西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攻陷此城时,这里已经发展成丝路上颇具规模的绿洲城市,但真正让它成为伟大古城的,是14世纪的中亚英雄帖木尔。
帖木尔于1335年出生于撒马尔罕南方小城萨尔伊沙布,是鞑靼人的后裔。他在有生之年东征西讨,先后入侵过印度北部、伊朗北部、安哥拉、大马士革、巴格达等地,他把从各地俘虏的学者、工匠、金银珠宝都集中到撒马尔罕,建造出一座丝路上的不朽之城。
如此功业彪炳的大帝,后来竟然在前往中国的征途上骤逝,尸体运回撒马尔罕后,葬在他自己亲自设计的华美陵墓中,陵庙上用阿拉伯文写着:"如果我还活着,世人还在发抖呢!"
目前撒马尔罕的历史建筑大多是帖木尔时代留下的,包括帖木尔陵墓、有7座圆塔的"活王"避暑行宫,以及他在1385年(一说为1399年)以他的爱妾比比哈宁为名所建的清真寺。
- 关键字搜索:
-
中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