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士泰
上周,力拓"间谍案"有了新进展,中国当局放弃以窃取国家机密的严重罪名,而改用涉嫌触侵犯商业秘密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罪名,起诉胡士泰等4位力拓职员,整个案子也从国家安全部门转移给公安部门来处理。对此,全世界商界和政界,尤其是澳大利亚的商界和政界都大松一口气。人们会问,当初中国当局为什么要把事态搞得那么严重?如果中国当局确实掌握了胡士泰等人窃取重大国家机密的铁证,此次就不会减轻罪名,但如果没有证据,当初为什么又要大动干戈呢?
一种推测,就是中国最高领导层想对力拓乃至澳大利亚当局发泄不满,不满的原因之一是中铝收购力拓失败,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中国钢铁协会与力拓的价格谈判陷入僵局。中国要求力拓把铁矿石的协议价格降低40%,而力拓坚不接受。于是,最高当局利用"间谍案"来加大中国定价的话语权。但这种推测很难站住脚,理由是中国这样做,让世界看到的是一个流氓国家的形像,非常得不偿失。
我更倾向于相信另外一种推测,那就是胡锦涛不知从什么渠道看到一个报告,说中国的铁矿石谈判因失密而损失惨重,累计高达几千亿,于是他勃然大怒,立即下令把力拓公司雇用的卖国贼们缉拿法办。对于他的决定,无人敢提异议,于是得到执行。但是,国际和国内舆论的反应,终于帮助外交部和其他部门的头头们,小心说服胡锦涛,使他认识到当初的决定并不明智,于是发生了起诉罪名的变化。
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可能在若干年后才会知晓,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力拓"间谍案"向全世界泄漏了一个重大的‘国家机密',那就是中国最高领导层目前状态之糟糕,已经达到相当惊人的地步。
我认为,力拓"间谍案"是末世帝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一个典型事件。这种事件能够发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最高领导人权力极大,但昏庸无能;第二,高层官员人人自危,不敢讲真话;第三,官僚机构在最高领导人面前争权,争宠,争资源,引导最高领导人作出愚蠢决策。目前的中国满足全部三个条件。
力拓间谍案首先暴露的,是中国领导人对经济学常识的无知。他们竟然天真地相信,力拓获得较高的矿石价格,是因为窃取了中国的国家机密。其实,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市场供求的大势,而这并不是什么国家机密。世界铁矿石价格飞涨最重要的供求因素,是中国钢铁生产能力非理性的疯狂扩张。在几年时间里,中国就增加了几亿吨的钢铁生产能力,信息和工业部长李毅中也承认,中国过剩的钢铁生产能力已经接近两亿吨。在这种形势下,铁矿石价格岂能不涨?
当然,中国如能像日本那样一致对外,就能获得相对有利的价格,但享有特权的大型钢铁企业,不愿放弃倒卖矿石,盘剥中小钢铁企业的利益,导致铁矿石市场乱像丛生,腐败横行。这根本不是什么国家机密,而是公开的丑闻。看来胡锦涛对此并不知情也不关心,才是真正的国家机密,否则,他为什么不利用自己的权力,早点结束混乱局面?
力拓"间谍案"泄漏的最令人不安的"国家机密",就是国安部对胡锦涛的影响力上升到危险的程度。有消息说,就在中国钢铁协会与力拓的价格谈判即将完成的时候,国安部抓走了胡士泰。看来,业务部门对国安部的介入事前并不知情。这说明,胡锦涛把情治部门的活动全面扩大到对外经济领域,正在走上当年蒋介石依靠特务治国的危险道路。
力拓"间谍案"还远未结束,还有更多的"国家机密"将随着这个案子的发展被泄漏给外部世界。中国的最高领导人究竟对外部世界无知到什么程度?为了保住胡锦涛的面子,中国对司法过程会进行什么样的扭曲?中国领导人的话语和行动之间会有多大的距离?他们对法治和公正究竟是什么态度?外部世界将从中国当局对力拓间谍案的审理过程得出重要的判断,从而了解到中国许多重要的"国家机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梁京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