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是个位于西北边陲的小城,她既非西藏拉萨那样的敏感的纷争之地,也不像杭州广州这样的繁荣而媒体活跃的都市。因此,他们颁布的有法律效力的"红头文件"影响不算大,毕竟,临夏州。
不过,"一叶而知秋",临夏州的这个"互联网新闻管理办法",或可视为中国互联网新闻管制的典型之作。有些目前只是实际运作,不足为外人道的"潜规则"或者说"土办法",在临夏州这些坦率得有些直白的"真理部"管理者笔下,如此淋漓尽致,理直气壮。
该办法提出,贯彻中央提出的对互联网管理的"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要求,占领互联网舆论阵地,"对内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对外树立当地的良好形象"。
最近一两年来,特别是几次群体性事件后,地方党委政府越来越关注网上舆情,目前,各级宣传部门都设置了网络局,网络办等机构,收集网上动态,报送当地的党政决策者。
临夏的这个"办法"规定,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建立健全舆情分析研判机制。
特别要加强对涉及临夏州的网上舆情的实时监测,对各种思想动向、社会舆情、境内外敌对势力散布的各种谣言和攻击性言论进行重点监测、及时掌握。定期进行舆情信息报送、汇总和分析,办好《网上舆情》动态,为党委政府及时提供国内外涉甘、涉临的网络舆情信息,掌握网上舆情主动权。
"引导网络舆论"则是网管办,宣传部门的新工作。所谓"五毛",指就是受雇于政府,发贴为政府政策辩护的网民,每贴可以拿工资五毛,这显然是个鄙薄的称呼。
实践中,各地网管当局对此都是遮遮掩掩,临夏州的这个"办法"则非常坦率地规划了"网评员"的工作。
办法规定,要形成由特约网评员、专家网评员、社科网评员、学校网评员、媒体网评员、党政机关网评员、网宣志愿者、网络撰稿人等互联网评论员组成的专兼相结合的网络评论员队伍。
网评员引导舆论的形式,主要是原创评论、新闻跟帖、跟帖评论、博客等。要求"主动应对、正确引导,实事求是、澄清真相,强势出击、形成合力",
临夏州的网评员的主要发贴地点,也就是"网评工作的主阵地"是"中国 临夏网、临夏州人民政府网、中国临夏花儿网及县(市)新闻网站"等当地网站。办法还要求,"选择网民关注度和人气指数较高的论坛,主要集中在时政论坛和新闻跟帖中",形成一批"政府管得住、群众信得过"的论坛。
主题则是"围绕州委、州政府工作大局、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和其它网上热点问题,解疑释惑,理顺情绪。针对敌对势力的造谣、歪曲和攻击,批驳谣言,澄清事实。针对州内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加强正面引导,压缩谣言传播空间,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临夏州对当地新闻网站的管制措施要明显比主流商业性新闻网站严得多。"办法"明确规定,临夏当地网站不得在论坛、博客、播客等互动栏目转发未经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甘肃日报、省广播电视台、民族日报、州广播电视台正式报道的群体性事件的信息。州内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网上报道只能转载民族日报、州广播电视台的稿件。
临夏官方要求,各网站要严格把好登载稿件的审查关。"对借机攻击党和政府、散布反动言论的有害信息和影响稳定的帖子要坚决删除;对批评性报道、负面信息引起的炒作要作淡化处理;对网民的思想认识问题,积极组织正面引导。"
"涉及时政类的论坛、博客、播客等互动栏目必须先审后发,无人值守的不得对外开放。凡新闻跟帖导向出现问题的网站,暂停开展新闻跟帖。不得链接境外新闻网站或转载境外新闻媒体、互联网站发布的新闻。"
"对网络编辑、版主、主持人等重要岗位人员,建立实名登记制度,实行动态考核管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临夏州的这个"互联网新闻管理办法"规定了各个职能部门在互联网新闻管理中的权责,与目前国内现行的管制体制基本一致。
州委外宣办(州政府新闻办)是互联网新闻宣传主管机构,负责全州网上意识形态管理工作,下设网络科,对外称临夏州网络新闻宣传管理中心,负责对临夏州网上出现的涉及意识形态方面的重大情况进行统一行动;做好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和热点敏感问题的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对网站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实施监控等。
而临夏州公安局负责对互联网上反动、淫秽等有害信息进行监控,对"境外有害信息网站"提出封堵意见,对境内违法网站进行处理和关闭;配合有关部门对"网上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和热点敏感问题的恶意炒作"实施控制。
"办法"还特别规定,互联网接入商必须提供网络用户信息,并协助有关部门查找IP地址等。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甘肃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