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有8法 摸 接 端 提 按 摩 推 拿

中医对于骨折问题分不同阶段治疗。中医师李思仪表示,骨折发生后,应该辨明伤势是否会动、辨颜色、了解骨损程度等。可应用正骨八法,包含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方式治疗。药方部分,大致可分为三期阶段用药,第一期行气止痛、活血消瘀肿为主;到了第二期复原期,则可使用舒筋活络的药物;第三期则以补养方为主。

李思仪表示,发生骨折先要先辨明伤势,若患处仍可活动但伴随疼痛,可能是局部骨裂或挫伤;若患处无法活动且伴随剧痛、局部红肿青紫,或见凸出或凹陷的畸形,便有骨折的可能。两者皆建议必须先固定患处,避免不当的活动造成骨折情况的加剧。

辨颜色:肿胀较轻,稍微青紫或暗红,多属轻伤。患处若是呈现青紫肿胀严重,则有可能是筋断或骨折;若大面积肿胀,青紫带有黑色,为严重的挤压伤,应防组织坏死。

闻声音:在古代医书中就说明骨折若是全断,动则辘辘有声,若骨损未断,动则无声。

问疼痛:通常疼痛的程度可分为多种,通常剧痛者多属伤重,而一般性疼痛则属伤轻,隐痛者多属慢性损伤或旧伤。肿胀痛多为血瘀,跳痛多为气滞,刺痛者常有异物,酸痛者多属慢性伤筋,游走性疼痛多属风邪。根据疼痛种类选用适合药物加以治疗。

李思仪医师表示,中医治疗骨折,可采"正骨八法",包含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手法。"摸"是用手细细摸其所伤处,判断骨损筋伤的程度。而"接",是使已断的骨,合拢一处,复归到原本的位置。"端"是因骨离其位,用手法或从下往上端,或从内往外托。"提"是使陷下的骨提出。

"按"则是以手往下抑(压)。"摩"则是缓缓的揉压转动。而推拿也有助于复位。一般而言,接、端、提适用于骨折全断或部分错位者,若是没有接受训练者,不可随意操作,但是按摩与推拿可以改善急慢扭挫伤、内伤气血瘀阻、及骨折脱位整复后的恢复期。

李医师表示,中药方治疗部分,大致可分三期阶段。第一期:行气止痛、活血消肿,可选用如复元活血汤加上川七。第二期:补气生肌、舒筋活络,可选用如舒筋活血汤加上黄耆。第三期:补养肝肾、养筋健骨,可选用养筋壮骨汤或壮筋续骨丹加减。

中医强调,"气伤则痛,形伤则肿,恶血留内,发为痹痛。"所以第一期主要针对受伤初期肿痛难忍,以行气止痛、活血消瘀肿为主。

且"瘀不去则骨不能接"、"瘀去而后新生",均在强调去瘀而后新生的重要性。到了第二期复原期,使用舒筋活络药物,可避免瘀血凝滞造成筋膜黏连,使受伤之处筋膜发生挛缩强直、关节屈伸不利的现象,或气血不得通畅致使关节痹痛等。第三期则以补养为主,补养肝肾有助筋骨恢复,也助提高骨质密度。

茶饮方保健部分,医师建议,可选择"补气壮骨茶",准备黄耆五钱,党参、补骨脂、胡桃肉、当归、续断、川七各三钱,甘草、菟丝子各二钱、红枣五颗。做法为药材洗净后先加水盖过药材浸泡二十分钟。之后倒入一千五百西西水,水滚后转小火煮十五分钟,滤去药材,将药汁于一天内慢慢喝完即可。针对损伤恢复期,可帮助局部瘀肿疼痛已退、加速骨头新生,与伤口患处的恢复。

本文留言

作者郑绵绵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