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同:漫话"国庆"
十月一日就要到了。这一天我们从小就被教导是"国庆日"。那时也觉得理所当然,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就这样过去几十年。不过,近十年来听到越来越怪异的提法,譬如电视上播音员一到这个日子前后,就字正腔圆地大声朗诵"今年是伟大祖国××年生日"、"今年是伟大祖国建国×× 周年"等等,伟大祖国已经有大约3000年历史了吧,怎么一下小了2900多年?"祖国"能不能建立?如果原来没有,当然是可以的,譬如美利坚合众国,即便只有短短二百多年历史,那也是美国人民的祖国,7月4日独立日(国庆)就是这个国家诞生的日子。
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说到"国庆"时就要小心一点了,譬如英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究竟哪一天算是建国日呢,不大容易有共识,于是将伊丽莎白女王的生日当做国庆日。日本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建国纪念日是2月11日,据说在公元前660年的这一天,神武天皇统一了日本。不过,这恐怕还是有争议,于是日本也将明仁天皇的生日12月23 日作为国庆日。德国更有意思,这个至少在1871年就已经成型的现代国家,竟然没有国庆日,目前只好把冷战结束后两个德国统一的日子10月3日当做"国庆日"。这说明,国庆日的确定是个非常严谨的问题,要尽量做到无可争议。
因此,有大约3000年历史的中国,如果不确认3000年前的哪一天为国庆日,后人谁也无权任意规定"国庆"。十月一日是什么日子呢?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的日子,是"建政日"而非"建国日"。
"新中国"
也许有人说,这是"新中国"呀!这是指时间上的"近","近"就是新。1949年10月1日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其实就是中国共产党取代中国国民党建立了政府,掌握了执政权。这样的政党轮替在民主国家是常例,每隔几年最多十几年就会发生执政党的更换,你不能说那是建立了一个"新美国"、"新英国"、"新日本"。政府不等于国家,这应该是个常识。
还有人说,这是指本质上的新,因为毛泽东在这一天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笔者同意,国家本质的变更是可以成为"新"的,这个新,确实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譬如法国,法国的国庆日是7月14日,这是个什么日子呢?1789年的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推翻了君主政权,建立了共和国。这个日子确实值得纪念。
无独有偶,历史悠久的中国也有这么一天,那就是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的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传统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将10月10日定为国庆日,实在无可非议,因为这是一个本质更新的国家的诞生。
那么,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相比中国国民党执政的中华民国,在历史序列上,是不是更新,或者是不是更具有进步性呢?我们可以用毛泽东的说法来衡量一下,即中国人民是否从此站起来了。
"站起来"的标准
对中国人民来说,"站起来"有对内对外两个标准。对外,是否在1840年以来屡屡欺负中国,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帝国主义列强面前站起来了?事实上,辛亥革命之后,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南京国民政府,都将废除不平等条约看做是一件大事,做了努力,最后完成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签订平等新约的历史功绩的,是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1943年1月12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军民书》,宣布中国自此完全独立自主。当日,重庆7万余人举行庆祝游行。
1945年10月,中国作为四大发起国之一,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至此,中国已经洗净晚清以来的耻辱,成为国际社会受尊敬的重要成员,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不过,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无关系。
" 站起来了"还有对内的标准,那就是要看人民能否在政府面前像个"主人"一样,享有政府不能干预的人权。将1949年10月前后的两个中国政府做全面比较,不是这篇短文能做的,用个数字来看一下:据中共当局的数据,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亡3500万人。那么,1949年以后的和平年代里,非正常死亡了多少人呢?保守计算也有5000万人以上,光是1959年至1962年的人造饥荒,就饿死了三千多万人。国民党政府在"耕者有其田"方面做得不好,或者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做,共产党政府呢,先是把土地分给农民,转眼间又剥夺干净,后来顺手将城市居民的土地也一并收归国有了。
打压言论自由和官员腐败也是国民党政府饱受诟病的方面,那么"新中国"又做得怎么样呢?60年过去了,言论自由仍是一纸空文。中共建政后有民主人士问过毛泽东,"如果鲁迅还活着会怎么样?"毛不假思索地回答,"要么一声不吭,要么坐牢。"他果然说到做到,1957年以言论罪消灭了55万知识精英(右派)。
官员腐败程度更是惊人,如今大陆有哪个省部级官员腐败事发根本就不是新闻了,真有哪个官不贪倒可能成为新闻。国民党官员与共产党官员的腐败程度相比,二者相差百倍不是危言耸听。
有心人还可以将1949年前后人民生存状态的所有方面加以比较,看看"新中国"在历史进步的光谱中,究竟是新了,还是更旧了。在中共建政60周年之际,想想这些,想想为什么,对中国的未来不无益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