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明代烽火台 意外现踪(图)
福清市文体局文物普查时,在东瀚镇万安村发现一座明代烽火台。500多年过去了,这座烽火台依然像一个手持长矛、披挂甲胄的卫士,威严矗立在山顶,守护着身后的古城......
海峡都市报报导,70岁高龄的福建省博物院研究员王振镛现场考察后说,这是福建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烽火台。
福清文体局文物普查负责人毛胤云说,发现这座明代烽火台非常偶然,"当时我们正在海边渔村考察万安古塔,当爬到古塔最顶楼时,发现对面山顶有个石头垒起的‘碉堡',从远处看,这些石头挺光亮的,好像刚堆上去不久。"
民众不知它来历
敏感的毛胤云向当地村民打听详情,但村里最年长的村民都无法说出它的来历。毛胤云于是雇了一个放牛的老农,沿着崎岖的山路往山顶爬。"到了山顶,我被眼前这个古老建筑惊呆了,这是一座保存十分完整的烽火台!"毛胤云说。
福清史料曾记载,明代,福清屡遭从海面来的倭寇袭击,当年为了抗击倭寇,按"五里一墩、十里一城"在沿海建造海防工事。史料称在福清海岸沿线共建造27座大小不一的烽火台。
前三座不如这座
福清文体局在以前的几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仅在江苏江阴镇下石村发现一座明代烽火台。在第三次普查中,在福建陆续发现沙埔锦城村烟墩兜自然村、西山村以及新厝镇双屿村过桥山等另外三座明代烽火台,但规模和保存都不如东瀚镇万安村这座烽火台。
宅山顶上的这座烽火台为覆斗形结构,用块石垒筑而成,顶部呈长方形造型,烽火台的烟墩高为5米,底座各边长约12米,顶部开口各边长约8米。顶部用于点火的灶坑长2.3米,宽0.65米,深0.5米。烽火台的烟墩只有东西侧石块塌陷一小部分,其他主体包括旁边的灶坑都保存完好,就连依附烟墩旁的营房和草料房还留有部分墙体。
"就在这个烽火台上,当年肯定有三至五人在这里长年值守,一旦发现海面上有不明船只进入,白天燃放狼烟,夜晚点火或鸣炮示警。"毛胤云说。
为了得到权威印证,毛胤云专程请来自己的老师,也就是福建省博物院研究员王振镛,一起对这座烽火台进行详细考察。"这座烽火台的发现对研究明代海防工事、福建抗倭史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王振镛说。
- 关键字搜索:
-
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