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美中关系四个不实观点(图)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十一月十六日发表国际经济资深研究员杜纳威(Steven Dunaway)的评论文章〈美中经济关系──厘清事实与不实观点〉(The U.S.-China Economic Relationship: Separating Facts from Myths)。
作者表示,美中关系之间,存在着很多没有事实根据的观点,其中有四个特别引人注目。这四个不实观点加在一起,可能得出一个不正确的结论──美国(或其他国家)不应为了更快改变中共的政策,特别是汇率政策,或协助重振其经济,而对中共施加重压。因此,为了避免决策错误,厘清这些不实观点是很重要的。
不实观点一:美国的影响力有限,因为中国是美国的大"股东"
中国持有巨额的美国政府公债。据估计,在中国的二兆三千亿美元官方储备金中,有70%是以美元资产的形式持有。中国是美国债的大客户,但不是美国的大股东,美国也不会仰赖中国资助其预算赤字。
中国是美国债的大客户,但不是美国的大股东,美国也不会仰赖中国资助其预算赤字。(Getty Images)
如果中国决定停止大幅干预人民币汇率,并采行较弹性的货币政策,因而减少购买美国债,那对中国来说才是最有利的。
反之,如果中共持续大幅干预人民币汇率,它将持有额外的大量官方储备金。如果它决定减少购买美国债,改买欧元债券,其央行(人民银行)须卖美元、买欧元,此举将造成欧元升值,其对欧洲国家的负面影响,可能远大于中国减少购买美国债对美国造成的影响。
此外,如果中共选择抛售美国基金,将引发其他主要货币的升值、和美国调升利息的压力,如果它快速抛售美元资产,将有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崩溃。然而,美国联准会(Federal Reserve)可能会限制升息,并阻止金融市场的崩溃。但是抛售基金的决定对中共自身有很大的影响,它可能引起大量储备资产的资金损失,因此中共不太可能抛售美国资产。
不实观点二:美国十分依赖便宜的中国制品
大约只有15%的美国进口品来自中国,而各种来自中国的消费品都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或由美国自行生产。由于生产厂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产品与其他供应国产品之间的成本差异越来越小。
大约只有15%的美国进口品来自中国,而各种来自中国的消费品都可以从其他国家进口,或由美国自行生产。图为中国制造的圣诞节装饰品。(AFP)
事实上,中国十分依赖美国对其产品的需求,因为中国的经济成长主要仰赖出口。如果美国对其出口品的需求不足,它在二零一零年与未来几年,就必须付出很大努力才能达成GDP的目标。
不实观点三:对中共施压使其改变政策,会有不良后果
中共声称,由于外部压力,它倾向于强烈抵制经济政策的改变,特别是人民币升值。事实上,如果没有压力,政策改变就少了动机,在中国更是这样。人民币最近的发展就证明了这个论点。
从去年八月开始,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中共又将人民币汇率回复到原来钉住美元汇率的做法。
不实观点四:不稳定对中国不利
中共当局认为,不稳定对中国的经济成长产生负面作用,也不利于世界各国。然而,不稳定(或担心不稳定)在促使中共改变经济政策上,却扮演重要的角色。举例来说,对都市与农村所得差距造成社会动荡的关注,一直是发展中国国内事务与改善农村生活计划背后的主要因素。因此,不稳定是中共当局的问题,但不一定是坏事。此外,中国的社会不安对世界各国也不一定不利,因为中国对其他国家的产品并没有很多需求,就整体而言,它对世界经济并无太多的激励作用。所以,如果中国经济的成长减缓,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而言,影响有限。
如果美国不基于双边或多边的基础对中共施以重压,它很可能拖延政策的改变,这并非美国和全世界之福,也非中国之福,因为中国如果不从大幅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型为增加较多消费,它将无法维持经济成长和发展。对于美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而言,促使中共完全了解此一观点,并加速采取行动,是一项重大的任务。
- 关键字搜索:
-
新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