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代农民工的尴尬:农村不想留 城市难安家
春节刚过,20岁的武娟就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返城务工。
武娟家在中国西北的甘肃会宁县翟所乡张城堡村,这里山大沟深,气候干旱,是中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
武娟初中毕业后上了技校,一年半前开始在深圳一家手机液晶显示屏生产企业务工。现在的她染了头发,穿着时髦,完全没有农村姑娘的感觉。
“在城市,我找不到家的感觉,所以回来过年。”回家不到半个多月的武娟说,“但在农村也待不住,毕竟城市的条件要好得多,也习惯了城里上班、下班、逛街的生活,回家倒感觉不适应了。”
武娟所面临的尴尬,也是中国许多贫困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尴尬:农村不想留,城市难安家,小城镇就业门路窄。
在中国,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80后、90后出生的、在城市务工的农民,他们已成为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工的主要力量。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备受关注的“一号文件”中,也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
这些年青的农民工和他们的父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重视技艺,多有一定文化程度,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多数将务工视为赖以生存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不是作为农业收入的补充,并强烈希望藉此在城镇安家落户。
“对我来说,留在农村已不现实。”甘肃会宁县太平店镇太平店村农民工张海强说,“我不会种地,也没种过地,什么时候该种什么都不知道。”
27岁的张海强初中毕业即在城市务工,至今已有十年。现在在家乡邻近的银川市一家建筑公司开车。不久前,张海强结婚了,这让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然而,张海强要在大中城市安家也不那么容易。他说:“我月工资不过1500元,其中400元还要用于租房,虽然银川的房价在中国的大城市中算低的,但我还是买不起房。”
新生代农民工遭遇的尴尬,也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新难题。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政府为农民工进城打破了许多政策方面的障碍,同时在技术培训等方面提供资金帮助。
今年,政府在“一号文件”中又明确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但现实中仍有诸多难题待解决。
不过,成为“城市人”的目标或许已经不是遥不可及了。许多贫困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正在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其中学习技艺成为他们首选的一条途径,有的通过政府资助进入技校学习技艺,有的边工作边学习技艺。
会宁县翟所乡张城堡村的张鹏初中毕业后到西宁打工,在结识一位三星级酒店的厨师后拜其为师学习厨艺。
“回村务农可能性已很小,要在城市立足,就得有身过硬的本领。”20岁的张鹏对未来看得很清楚,他说,“像我师父这样,一个月收入五六千元,在西宁这样的西北城市买套房还是有希望的。”
也有一些农民工选择创业,为在城市或城镇安家打基础。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营坊村的董宏在外务工已有多年,主要搞家庭装修,年收入已达到五六万元,这比许多城市人的收入还高。
近年,家乡甘肃定西市的房地产业兴起,让董宏看到了机会,他希望在家乡继续承包家庭装修的同时,开一间商店销售相关建材。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提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这更是给了董宏更多信心推进自己的事业。
“我们现在虽然还在城市‘漂’着,不过,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在城市扎根的日子不会太远。”董宏信心十足地说。
- 关键字搜索:
-
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