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风俗:灯虎.文虎.射虎

“阵阵谜鼓庆盛世,张张虎笺迎新春。”正月里猜灯谜是我国传统的文化大餐。古人把令人费猜的灯谜习称“灯虎”、“文虎”;猜灯谜又称“射虎”,意即“谜”像老虎一样难以打中、射中,所以,直到今天,人们仍喻称善猜谜者为“打虎将”。

打虎将各有自己的打虎经验。但是不管如何,首先要“判断谜体,寻找谜眼”,然后再跟踪追击去揭示谜底。

判断谜体是缩小范围的一条好途径。一般来说,谜体的应用是有一定规律性的。如单字的谜面和有“前后左右、头尾上下、东西南北、中心内外酘酘”这些带有方向性字眼的谜面,多为“增损离合”法;采用诗词曲赋等现成句子作谜面的,则要多在“承上启下”法和“用典”法上动脑筋;配合各时节的宣传词语及长句为谜面的,则要考虑“会意”法。

例如方位谜:

“前前在后后,后后在前前”(字一),谜底:“豆”。

这条谜,初看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冷静下来慢慢地读,就理出个头绪来了。即“前”字的前面,在“后”字的后面;“后”字的后面,在“前”字的前面。两句话实际上都是一个意思,同样扣一个“豆”字。

“严禁酒后上岗”(字一),谜底:“汕”。意思是不要(严禁)“酒”的后半部分,剩下三点水,而“上岗”指的是“岗”的上半部“山”,组合即为“汕”。

猜射承上启下法的灯谜,得首先了解谜面的出处和意思,否则无从下手。谜面与谜底相呼应,即底句须与谜面是上下文关系,或者有必然的联系。

例一:“春色满园关不住”,(《水浒传》诨名二),谜底:“一枝花、没遮拦。”谜面是宋叶绍翁的七绝〈游园不值〉中的第三句,第四句是“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样,上下句一联想,谜底是不难猜出的。

例二:“此曲只应天上有”(外国影片二),谜底:“《在人间》、《绝唱》”。谜面出自杜甫〈赠花卿〉诗,下半句是“人间能得几回闻”。谜底隐在下半句,熟悉此诗词才容易猜出来。

新春灯谜会的灯谜经常用到假借手法,如“欢颜迎庚寅”(《水浒传》诨名一),谜底:“笑面虎”。谜面的“欢颜”会意为“笑面”;“庚寅”属“虎”。再如:“美意贺元宵”(节名一),谜底:“国庆日”;这条谜谜面的“美意”运用人们熟悉的两个国名简称,来假借“国”;“元宵”是节日名,借代为“日”;贺,会意为“庆”。

从几个谜例可看出,猜灯谜还必须熟悉各种假借的关系,灵活运用,才能容易地破底。

猜灯谜更要善于寻找谜眼。谜眼,即谜面的关键字(或字),它是破谜的突破口,往往找到谜眼,全谜即迎刃而解。如:“谷物储存”(中国省分二),这条谜的谜眼有三个(谷、物、储存),随便找一二个便不难猜出,如把“谷”理解为山谷的“山”,“物”理解为“东西”,再从省分名称中找有关“山”、“东”、“西”这些字眼,谜底就出来了:“山东、西藏”。

今年是“虎年”,谜会上与虎相关的灯谜特别多。要提高打虎本领,必须弄清楚“虎”的几个常用借代,如虎可以猜“寅”、“谜”、“大虫”、“风”(源出《易经》中“云从龙,风从虎”)。下面举几个例子,以便掌握和灵活运用。

“谜笺”(三字常言),谜底:“纸老虎”;“夜老虎”(字一),谜底:“夤”;“妈妈属虎”(《水浒传》诨名一),谜底:“母大虫”;“当众制谜”(成语一句),谜底:“三人成虎”;“谜格我不懂”(成语一句),谜底:“虎口余生”;“风从岭前来”(东山岛地名),谜底:“虎山”;“参与岁首灯谜会”(东山岛地名)谜底:“虎屿”。

灯谜制猜千变万化,只有多猜、多看、多分析、多交流,才会熟能生巧,提高射虎本领。

本文留言

作者林长华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