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从口入”,那么“健康也从口入”的说法成不成立呢? 其实,很多疾病就是因为“不会饮食”而得的。这么说,或许有人会很不服气,说吃吃喝喝谁不会呀?可是我们在饮食方面,究竟应当如何选择食物?如何兼顾各自不同的体质?这些问题你是否认真地思考过呢?
其实,这些问题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说难可以扯到“阴阳五行”,说简单一点就是标准的“四菜一汤”。为什么呢? 因为四菜各偏向不同的味道,有甜的、酸的、辣的、咸的,加一碗汤,“淡”则养脾。
五味入五脏,也可养五脏
《黄帝内经》里讲:“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用现代的话解释就是:饮食之中,味道偏酸的就先入肝,偏苦的就先入心,偏甜的就先入脾,偏辛辣的就先入肺,偏咸的就先入肾。
一餐饭若是有这五种味道,就可以根据身体所喜,随意吃适合自己口味的饭菜了,五味入五脏,也就可以养五脏。
你爱吃“苦”吗?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惑:为什么《黄帝内经》谈到苦味,而你的菜中没有苦呢?若是没有了“苦”,又如何养心呢?如果你能想到这个问题,那说明你还真的是心思细腻。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
现在我们吃饭,除了填饱肚子,给身体补充正面的能量,还有很大的“享受”成分在里面,尤其是享受美食、吮指回味无穷。大家可以想一想,苦的东西有谁愿意吃呢?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没几个人喜欢“吃苦”。菜的味道中,酸的有人喜欢,甜的、辣的、咸的都有人喜欢,可是,唯独爱吃苦的,喜欢者寥寥无几!
中国菜的做法讲究五点
中国菜的做法,都很有讲究。第一个是“色”,第二个是“香”,第三个是“味”,第四个是“形”,还有一个“神”。所以,我们在做菜的时候,要尽量把“苦” 去掉。当我们将酸的、甜的、辣的、咸的放在一起的时候,其实“苦”已经暗藏里面了,这是五味调配的结果。
当我们吃完东西后,透过消化、气化,能量该往那输送,人体会很自然地分配。所以说,即使没有吃苦,透过别的味道的调和,气化的能量一样能往心聚集。
四菜一汤—最健康的饮食
例如招待客人时,四菜一汤是很标准的餐食,辣的、甜的、酸的、咸的全具备了,加上一个汤,你若说这道菜味重,加点汤一调便轻爽了。这一瞬间,五味就都入到五脏去了。四菜一汤正好是一个五行之术,有水入肾了。这就是我们说的“五味养生”。
对于一个三口之家或一个三代同堂的家族来说,最健康的饮食应该是“四菜一汤”,这四菜一汤,说穿了就是要把五味灌输到五脏之中。当然,这四道菜的四味,还得根据全家人的不同喜好来分配。
可能老爷子口味重一些,老太太口味淡一些,儿子喜欢辣的,女儿喜欢甜的。我们做成四菜一汤,就刚好兼顾不同的味道。总之,其中肯定有一个适合你的口味,总不会这四道菜全是甜的或全是酸的。
大家想想,你最喜欢吃的家常菜是什么?像“鱼香肉丝”,因为里面有辣的、有酸的、有咸的,还有甜的,一道菜就解决了四味的问题。
自己喜欢的饮食最合理
合理的饮食是什么?就是找适合自己的菜来下饭。比如我“吃饭的原则”就是:第一,不能浪费;第二,找一个自己喜欢吃的。我喜欢吃“麻婆豆腐”,那我就会将这道放在我眼前,你如果也喜欢吃,也可以吃走一半。
都说海参、鲍鱼滋补,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人家吃可能是养生,你吃起来就是毒药,这是因为大家体质不一样。中国人吃饭时很热情,主人常常会给客人夹菜,让你吃吃这个、尝尝那个,往往别人给你夹的菜,你根本不喜欢吃,没用公筷夹又怕不卫生,可又不好拒绝。
西方人很看不惯中国人这一点。其实这是一种热情的体现,怕你吃不饱。那么,我们不妨把这种热情稍稍降温,让大家各取所好,随意食之,这样才是真的对大家好!
看似简单的四菜一汤,实际上是一种取巧且实惠的养生之道,且暗藏着深奥的五行之术在里面。日常生活中,我们若是能经常这样搭配饮食,必定会吃出一身健康来!
摘自《活到天年3─人体通补养生手册》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养生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