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5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头条,中共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题为《温家宝:再回兴义忆耀邦》文章,纪念前领导人胡耀邦。指八九年四月胡耀邦病发时一直守在胡的身边,并说胡的“言传身教使我不敢稍有懈怠”。中国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在显著位置加以转载,观察人士称之“罕见”。
4月15号是胡耀邦逝世21周年纪念。胡耀邦是改革早期平反冤假错案的具体执行者,1987年被指责反自由化不力而“被”下台,1989年胡耀邦逝世成为“六四”前全国性学潮的导火线。胡耀邦在中共党内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温家宝在《人民日报》刊登这篇文章引起人们的猜测和联想。
很多中国网民对温家宝的文章表示认同,不过有北京独立政治评论人士认为,温家宝写的这篇文章不应该被解读为中共为这位党史上的重要人物平反。公开纪念胡耀邦,部份目的是藉助他的崇高民望来缓和当代尖锐的官民对立和社会矛盾。有海外学者分析,此时撰文纪念胡耀邦,是中共为了引导和控制有可能在6.4发生的事态,给自己遮羞。
网民认同温文
文中温家宝提及他早年跟随胡耀邦考察西南贫困地区时,年过七旬的胡耀邦如何风尘仆仆,下乡“联系群众”。温称胡耀邦的“言传身教”对他影响很大。
这篇文章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引发众多网友的认同,有网友说,“不管职位高低,首先得是个好人,家宝保重。”
有腾讯网友表示:前面的领导,害怕后面的领导,打压,消灭而后快。后面的领导,不敢提及前面的领导,甚至连名字都不敢提及。对人要一分为二,全面评价才是正常的社会。躲着,藏着,是却若,是心中有鬼。这位网友称温“好样的”。
有网友留言说: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前奏,一个铺垫。
美国之音中文网撰文表示,胡耀邦逝世21年来,虽然不断有亲友下属追忆往事,怀念他,但往往限于发表在《炎黄春秋》等改革派杂志和刊物上。现任领导人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深情缅怀胡耀邦,并高度肯定他,这还是第一次。一些专家认为,这篇文章可能在高层传阅过,并得到胡锦涛的首肯。
学者:胡温深应感愧疚
美国之音报导,广州独立作家廖祖笙在读了温家宝追忆胡耀邦的文章后,肯定他比时下的某些官员更有人性的一面和温情的一面,但是文中有所缺憾的是未表达作者该有的愧疚。
文章问道:“胡耀邦在任,会让国人生活得这般艰难吗?会对冤民一概不管,甚至任由冤民冻死京城吗?不会!胡耀邦曾向文艺界保证中国以后不会再有文字狱了。可在胡温任上,文字狱却在大行其道,而且有人因为撰文,或家破人亡,或遭人毒打。因言获罪的胡佳重病也得不到保外就医,党国准备让他死在狱中吗?胡温不感到愧疚吗?
廖祖笙认为,愧疚是良心发现的彰显,表达愧疚并不可耻,反而是人格的一种升华。
两任总书记,先后“被”下台
胡耀邦 1987年在邓小平和几位共产党强硬派元老的的压力下“被迫辞职”,并在两年后的1989年逝世。北京学生缅怀胡耀邦去世的活动最后引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学潮。并导致他的继任者赵紫阳也“被下台”。
美国之音还指出,胡耀邦和赵紫阳这两中共总书记虽然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消失了,但如何评价这两人,给后来的中共领导人却留下一个巨大的争议和难题。
不是为胡平反
北京资深记者高瑜认为,此举不是为胡平反作铺垫。她说:“我认为这不能被解读为胡耀邦平反。因为当年胡耀邦的事情是和六四连在一起的。因为六四民主运动主要是因为,胡耀邦去世后,一些大学生对邓小平两年前处理胡耀邦,逼他辞职,实际上是罢官,表示不满。 后来才有赵紫阳和邓小平的分歧。赵紫阳不同意用军事镇压的方法。“
海外学者:中共担心6.4发生事态
新唐人电视台报导,据香港《开放》杂志主编金钟分析,胡耀邦去世是当年6.4运动的导因,中共每年这个时候都非常紧张,同时担心国内矛盾激化爆发,他认为此时撰文纪念胡耀邦,是中共为了引导和控制有可能在6.4发生的事态。
金钟说:“这次主动去做,(当局心里想)就是我们共产党来领导,来引导你们年轻人,用发表文章的方式,去争取主动权,控制可能发生的一些事情。
“中共为自己贴金、遮羞”
高瑜表示,中共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包括错误对待胡耀邦,根本不问责。
高瑜:“你说胡耀邦对,第一步,你应该提出来对胡耀邦平反啊,如果你不敢提出来为他平反,写文章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
《动向》杂志总编张伟国也认为,温家宝目前的做法是为自己寻找支持和给中共遮羞。
张伟国:“一是,温家宝他自己处境不太妙,需要一些政治上的支援来支持他岌岌可危的政治地位。一是(现在)中共官民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想用胡耀邦的形象给中共做一个遮羞布。”
- 关键字搜索:
- 温家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