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化妆品直销巨头雅芳公司,已在一次内部贿赂调查中将四名高管停职,其中包括中国区总裁高寿康等三名中国区高管。《华夏时报》记者致电雅芳(中国)有限公司,其公关人员称,除了一份雅芳全球企业传讯部副总裁发布的声明外,暂无任何消息可透露。
该声明中称:“基于该项内部调查,四位员工被要求在结果出来前进行行政休职。”,“我们相信这项内部调查的启动,对于一家信守商业道德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正确的举措!正如我们此前说过的,该调查仍在进行当中,并且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最终结果。”
从2008年6月开始的雅芳“贿赂门”至今尚未平息,而雅芳在中国区2009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出现8%的下降,利润降幅达到16%,已被挤出国内直销业前三甲,雅芳的中国模式再次引起争议!。
“好孩子”的尴尬
雅芳中国区总裁高寿康,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曾说:“雅芳要帮助国家守住政策大门,不然就没有资格进入中国直销市场。”
中国直销行业多年来风云变幻,而雅芳始终都把握住了政策风向。1990年,雅芳成为首家正式进入中国的外资直销企业。2005年4月,雅芳被选为中国惟一直销试点企业。2006年2月,雅芳拿到了中国首张直销牌照。
因此,雅芳也获得了“好孩子”的美誉。多位专家表示:从当初首获直销牌照,到如今卷入“贿赂门”,不能不让人产生某种联想。
而雅芳成长为“好孩子”的过程,伴随着游说政府推广单层次直销模式,这一举动曾一度在业内“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今,雅芳“贿赂门”,再次将直销行业立法时的争议问题牵出水面。
资料显示:在中国按照入世承诺,解除1998年颁布的行业禁令时,雅芳在游说政府推广单层次直销模式上表现积极。2005年9月《直销管理条例》与《禁止传销条例》的出台,使多层次直销被列为非法传销。
有评论称:“雅芳对直销立法影响的竞争战略是对的,既把安利的业绩拉下来,又可以博得好孩子的美誉。待将来时机成熟,再同安利一道争取多层次直销的合法地位。”
“事实上,很多直销企业在拿到牌照后还是以多层次方式运作,只是披上了一件合法的外衣,这已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营销研究所所长、知名直销业专家王义对《华夏时报》表示:如今,国内直销业的准入条件与企业市场实践存在一定出入,雅芳当年所主张的单层次直销模式,多少把行业规则的最后确立给带歪了。
而雅芳“直销员加专卖店”的单层次直销系统,却在日后遇到了麻烦。
2009年6月,黑龙江、武汉相继爆出雅芳专卖店店主们,为大量囤积、退货无门而发愁的事件──原因是雅芳公司的直销员和专卖店业务冲突,抢食同一市场份额相互砸价,造成货物积压!哈尔滨市工商局在检查中还认为,雅芳黑龙江分公司涉嫌传销。
“雅芳当年因为政策限制开设了大量专卖店,但它本身属于直销企业,后来又大力培养直销员。这种模式在操作中很容易乱套。”王义认为:雅芳专卖店既不符合直销,也不属于特许经营,还与直销员自相矛盾,不能不说是个怪现象!
化妆品行销顾问刘丹栋对本报记者表示:雅芳模式中的单层计酬方式、25%的资金比率、保证金等成为了直销企业的参照。这种直销模式在中国有成功的机会,但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符合中国国情。
“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中国直销市场可能存在单层、多层结合并创新的一种新模式。”
业绩被拖累
就在雅芳忙于应对贿赂门、退货门等事件时,竞争对手的步伐却在加快。
统计数据显示:安利2009年度在中国市场依然遥遥领先,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增幅超过13%!此前,安利还高调宣布:将在中国进行第8次增资扩产,斥资1500万美元建设空气净化器生产线。完美与玫琳凯,则坐上了直销市场的第二与第三把交椅,2009年销售额分别突破70亿元和50亿元!
而雅芳在中国区2009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出现8%的下降,利润降幅达到16%。
王义表示:金融危机后,中国直销行业的分化趋势日趋明显,属于国际一线公司的雅芳却在中国区业绩不尽如人意,市场压力应该不小。
雅芳在今年4月13日的声明中表示:雅芳将继续其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并视其为拥有长期增长机遇的市场。
“我们也将保持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以我们近期公布的计划为例,我们将在2010年于上海成立一个全新的区域研发中心。”
“雅芳一直坚持的以最高档的质量、最合理的价钱、最快的速度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品牌效应,会随其贿赂风波打折扣。”刘丹栋坦言,这种负面影响,将在目前直销化妆品企业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被放大。
品牌研究专家王新业告诉本报记者:目前雅芳更需要着力稳定直销队伍的军心。“在一定程度上说,直销企业的业务员就等同于消费者,行为基础是对企业和产品具有忠诚度。因此,雅芳此刻首先要稳定直销队伍的军心,才可能通过直销员进而稳定消费者。”
早在2008年,雅芳在中国的直销员已经超过62万,是雅芳在全球直销人员最多的市场。
- 关键字搜索:
- 四高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