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就给妈端饭 19年儿子守望“木头妈妈”


只要天气好,程志能就要把母亲抱到室外吸新鲜空气。 (网络图片)

22年前,一位类风湿全身瘫痪的母亲,冒死剖腹产下了孩子;22年后,当年的孩子已经长大,他将瘫痪的母亲带在身边,一边打工一边照顾。

“木头妈妈”生死孕育双胞胎

据武汉晚报报导,张忘香1962年出生于新洲区大埠镇中堂湖渔场,由于家里很穷,兄妹5人从小就睡在家里铺满稻草的地面。久而久之,他们不同程度地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家里没有钱治病,以张忘香的病情最严重。不到25岁,她全身基本上都瘫痪了。

1987年,25岁的张忘香嫁到了同样贫穷的同村程家。程家兄弟6人靠养鱼为生,娶个媳妇都很难。1987年,张忘香奇迹般地怀孕了,可是,她除了能用嘴巴说话和思维能活动外,全身每一个部位几乎都不能动,每个关节都僵硬变形,与一个木头人无异。有人告诉她,像这样的身体状况,胎儿不可能正常发育,也根本不可能正常分娩,生产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劝她将孩子做掉;但张忘香坚决不肯。

生命的奇迹真的出现了。1988年4月21日,张忘香在医院里通过剖腹产生下了一个孩子,5分钟后,医生又从腹中取出了另外一个小男孩,还是个双胞胎。早出生5分钟的取名程志能,晚出生的取名程志强。

由于全身瘫痪,张忘香无法给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喂奶,也没有抚养过兄弟俩一天,他们由父亲靠养鱼拉扯长大。

从小兄弟俩就耳濡目染爸爸细心周到地照顾妈妈,不管每天养鱼多累多忙,爸爸回家都要给妈妈做饭、喂饭、梳头、洗脸、抱妈妈上厕所。妈妈一不小心会将大小便拉到床上,所以爸爸从来没有停止过洗床单和洗衣服,但是爸爸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程志能会走路的时候,就学着爸爸帮妈妈拿东西,3岁时,他已经能为妈妈端饭、倒尿桶了。6岁,小志能和小志强开始上小学。每天放学回家,兄弟俩都抢着给妈妈喂饭、洗澡。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小志能知道家里供不起两个孩子读书,懂事的他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读书了,我要照顾妈妈,弟弟比我聪明,让他继续上学吧。”说完,父子俩抱头痛哭。就这样,10岁的志能便辍学在家帮爸爸喂鱼、学做家务、给妈妈洗澡、洗衣服。

那个时候,每天爸爸卖鱼回家,总能看到个子小小的志能踮着脚尖站在小板凳上扒着锅台做饭,小脸被熏成“小花猫”,然后,就一口一口细心地给妈妈盛饭、喂饭,那神情就像一个小大人。

嫩肩扛起如山重担

张忘香生下程志能兄弟俩的第二年,因为既要照顾没有奶水的志能志强兄弟俩,又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媳妇,程志能的奶奶操劳过度辞世。

屋漏偏逢连阴雨。由于常年照顾瘫痪的妻子,又要拉扯兄弟俩,加上生活不规律,爸爸终于病倒了,医生诊断为食道癌。这一年,志能只有11岁。随后,比他多读了一年书的弟弟也被迫辍学。

“志能,从小你照顾妈妈细心些,以后爸爸不在了,你要像个男人照顾好妈妈。”2003年,爸爸拉着志能兄弟俩的手,说完这句话后就咽了最后一口气。这一年,小志能还没满14岁。

妈妈被姥姥接回了娘家。但父亲的这句话,时刻在小志能耳边回响。志能确实像个小男子汉一样担负起养家的重任。他在印刷厂当过学徒,做过服务员、电工,做过汽水。但他从不学做手艺活,他说:“做手艺活工作时间太固定,就没时间照顾妈妈了。”

4年里,他平均每个月只拿100元左右的生活费。他都舍不得为自己添一件新衣,而是把钱全部交给姥姥,给妈妈买好吃的养身体,为妈妈治病——他希望奇迹发生在妈妈身上,他做梦都想妈妈能站立起来。

母子相依为命

2007年,饱受操劳的姥姥也因病去世,这也是为了照顾妈妈操劳去世的第三个亲人了。程志能将妈妈托付给舅舅和小姨,准备远离武汉打工赚更多的钱为妈妈治病。

拿着火车票等火车时,想到这一去就是一年,妈妈怎么办?志能越想心里越不踏实,妈妈从来没有离开过他这么久,似乎总觉得有个人在揪着他的心。火车进站了,他突然扔掉火车票,发疯似地往舅舅家赶:果然,妈妈不吃不喝,默默流泪,屎尿都拉到床上,弄得舅舅家恶臭熏天。程志能抱着妈妈,为她一点点揩净身上的秽物: “妈妈,我再也不离开您了,日子再难,死都要死在一起!”

19岁的程志能决定要担起一个男子汉的责任,不能再连累为数不多的亲人了。“妈妈,咱们回家吧”,程志能背着妈妈回到积满灰尘的破旧老屋,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后,为妈妈支起了一张床,给妈妈亲手做了一顿饭菜。他一边一点点喂给妈妈吃,一边跟妈妈商量说,“妈妈,我给您请了一个保姆,我就在武汉打工,离你不远,每周还可以回来照顾您”。

2008年,程志能应聘到白沙洲大市场做保安,弟弟也在汉口某银行做保安。一个月之后,他和弟弟打工挣来了1800元,正准备回家交到妈妈手上的时候,接到了乡亲的电话,说保姆走了,妈妈已经有好几天没吃饭了,要他赶紧回家。

程志能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回家。刚走到家门口,一股恶臭扑面而来,母亲斜靠在床头,脸上没有一点血色,瘦得全身只剩下皮包骨头。床上也被母亲拉的屎尿弄得一片狼藉。一问才知道,妈妈已经是第四天没有进食了,保姆嫌700元工资太少而工作太累,要妈妈加钱,妈妈不舍得,那保姆扔下她就走了。

志能心疼地把妈妈抱在怀里,从此,他决定亲自照顾妈妈。

2009年9月10日,程志能在白沙洲大市场附近青菱村租了一间村民搭建的小窝棚,买了一张旧钢管床、旧桌子。找了辆车,把妈妈带回了“新家”。

志能非常在乎自己1000多元月薪的保安工作,这对他来说是份高薪,因此,他十分担心因带着瘫母上班影响工作而遭到解雇。为了志能安心地工作,妈妈坚持每天只吃一餐饭。2009年的冬天很冷,张忘香整日独自一人躺在出租屋内,一秒一秒地数着时间,盼着儿子晚上给自己带回来一个馒头,喂自己喝上一口水。

日子久了,程志能发现妈妈每天只吃一餐,身体每况愈下。于是,每到中午,他偷偷跟和他关系好的班长请半小时假,回家给妈妈送饭喂饭,并再三叮嘱班长给自己保密。

为了时刻提醒自己每晚不忘给妈妈端尿,程志能干脆从里屋搬了出来和妈妈挤在一张小床上,他总是尽量蜷缩着身子,给妈妈让出大部分空间。天气冷,简陋的窝棚不能避寒,程志能会抱着妈妈,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她。

常年卧床,张忘香的背部、臀部长满了褥疮。看到儿子打工的一点点血汗钱都用在了治病上,妈妈拔掉针管想放弃治疗,志能握着她的手说:“妈妈,我是你的儿子,我为你生,你为我活,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您好好活下去。”

“我只想回家能有个人叫声妈”

在乡亲们带领下,记者沿着大市场内青菱村一条由碎砖头铺成的不足两尺宽的崎岖小路,向内走50米,找到了程志能的“家”。

这是一间不足15平米的“窝棚”,一张小钢管床占去了房间大部分空间,程志能的母亲张忘香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紧靠着小钢管床的是一块木板,隔出了一间不足4平米的小里屋,里面摆放了一把旧轮椅和些许杂物,门口挂满了洗干净的床单、衣服。程志能将母亲轻轻扶起靠在床头,往母亲的背部垫了一床棉被,又拿来一张小塑料板凳放在母亲脚下做支撑。

程志能的母亲面色红润,双眼有神,但是全身僵直。她的双手和双腿严重扭曲变形,双臂收紧合抱在胸前,双腿扭曲靠小板凳支撑着身体,腰和后背都僵直的靠在棉被上。合抱在胸前的双臂内插了一支“痒痒挠”。张忘香告诉记者,为了不让自己的后背蜷曲,怕躺久了不舒服,儿子特意想出了在自己胸前插一支痒痒挠来固定上半身的“妙招”。

程志能将妈妈从床上抱起来轻轻地放在轮椅上时,就像是抱起了一根直挺挺的“木头”,而一旦失去依靠,妈妈就会像一根木桩似地倒下去。

程志能告诉记者,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帮母亲洗脸梳头,从食堂买回早餐喂饱妈妈后,就开始一天长达12小时的工作。午饭时间一到,他就跟班长请半小时假回家,给妈妈送午餐。

程志能始终腼腆地站在一旁,面孔还带有一丝稚气的他言语很短,他再三地对记者说,“我是妈妈生下的儿子,我只想回家能有个人叫一声妈!”


程志能照顾病重的母亲感动无数人。(网路图片)

乡亲、同事为他感动流泪

青菱村的街坊们听说有记者采访程志能,老老少少的村民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称赞程志能是好儿子,好青年。程志能的房东张大青说:“每次看到程志能服侍他妈妈时,我就特别感动,现在80后的孩子,很少能做到程志能这样,孩子又这么懂事,太苦了。”

村民韩秀珍说,有一次她看到程志能给妈妈洗澡,就问他:“你妈妈是个女的,你个大男子汉给她洗澡觉得害羞吗?”程志能说:“她是妈妈,害羞肯定有,但是现在我差不多已经习惯了。”韩秀珍说着说着,自己倒感动得抹起了眼泪。

一位姓陈的村民说:程志能的孪生弟弟程志强也很孝顺,在汉口打工,每月只有700元,不管路再远,只要有时间,他也会过来回家帮助照顾妈妈。程志能却不想连累弟弟。他总说妈妈由他一个人照顾就好,弟弟还要娶媳妇的,而他只比弟弟大五分钟。

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保安队大队长刘天军介绍说:程志能是个认真负责的员工,他把瘫痪的妈妈带在身边,却从未和领导说起。直到今年新年一名同事到他家玩,大家才得知。公司老总带着同事们来到这个窝棚时,大家都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目前,公司为程志能安排了适合他的工作时间,还为他加了工资,并组织了募捐。

读到程志能从小到大悉心照顾瘫痪母亲的故事,真实生活中的悲情与艰苦迎面扑来。他们一家的遭遇,早已不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能一笔带过的。无所依凭的个体,如何承载这么令人窒息的压力与绝望?程志能用他对母亲19年的深情,无言地作出了回答。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