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政府拿指标当政绩 数据失真不可避免

在上一篇文章中(制度性数据失真),笔者预测今年7月份的CPI(消费物价指数)上涨3.1%,不会超过3.5%,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是3.3%,预测误差0.2个百分点。还行。

和统计局不同,本人用的是“统筹法”,就是“统筹兼顾”、“平稳较快”的意思。该法经实战检验,预测效果不错,读者不妨也试一试。

上次说到,国家统计局和地方政府的GDP数字相互矛盾;CPI呈现出中国特色,逐渐失去了和货币供应的相关性。怪现象不止这些,统计局自己的数字也经常“打架”,下图就是另一例。

在这张图里,红线表示GDP的实际增长(即扣除通胀后的增长率),蓝线是生产性电力消耗的增长。两者显然是正相关的。

有意思的是,GDP和电力消耗的关系随时间发生变化。在1997-98年之前,GDP的振荡幅度大于电力消耗,在那之后却小于电力消耗。例如在1990年的经济下行中,4%的GDP增速低于5%的电力消耗增速;而在1998年的下行中,GDP增速约为8%,显著高于电力消耗的2%。

如何解释数字的前后打架?有两个可能,一是1998年的GDP被高报了,真正的经济增长率在2%以下,如同1990年两者关系所表明的那样。第二个可能是1997-98年前后,我国经济的能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较少的电力消耗支持了较高的GDP增长。

然而当经济在2000年走出谷底,进入上升通道后,电力消耗大幅超过GDP,一直到2007年,两者的增长率才大致相等。如果GDP数字是真实的,这一时期的能源利用效率必定急剧恶化。2008年经济再次下滑时,1998年的故事重演,电力消耗跌到了4%,GDP仍保持了9.6%的增长,能源利用效率又提高了。

至此我们得出两个假说,(1)GDP在经济增长的低谷期被高报,在高峰期被低报。(2)单位GDP能耗在低谷期下降,在高峰期上升。当然,还存在着第三个可能,也是可能性最大的:两者兼而有之。

“能耗周期说”有它的道理,经济下行时,高耗能产业如钢铁、水泥的减产幅度大于其它行业;在经济上行时,产量增加超过其他行业。笔者查了一下数据,发现这两个行业的产量增速从2003-04年间就开始下降,但全国的电力消耗在随后的几年中仍高居不下,除了GDP的高增长,很难用其他因素解释。按照1990年代的规律,2003-04年的GDP增长应在16%以上,而不是统计局公布的10%和10.1%。官方的GDP数字平稳上升,至2007年才达到峰值。

“虚报周期说”能够更好地解释能耗与GDP之间的反常现象,起码可以作为“能耗周期说”的补充。经济下行时,高报一点儿,以维持比金子还贵的信心;经济过热时,低报一点,以缓解政府内外要求紧缩的压力。

统计局自己的数字为“虚报周期说”提供了证据。以2007年的GDP增长为例,当时报的是11.9%(今年一季度GDP也是11.9%),后来上调到13.3%,现在又变成了14.2%,原先报的比后面改的低了2个多百分点。也许工作人员于心不安,欲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也许受到数字间逻辑关系的制约,不回过头去调高,就算不出即将超过日本的第二大经济体量。谁知道呢。

还是那句话,只要统计部门不独立,只要政府仍拿经济指标当政绩,数字失真就不可避免。

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50年前的“大跃进”时期,浮夸成风,农业报出了亩产万斤的数字。既然产量这么高,那就多缴农业税吧,把农民的口粮和种子都交出去了,结果从 1959到1961,连续三年农业生产下降,饿死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官方历史称其为“三年自然灾害”,刘少奇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后来的“文化革命”中,刘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中国人口1959年是6亿7千2百万,1961年是6亿5千9百万,减少了1千多万,考虑到当时2%以上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算算看多少人死于饥荒?这些都是统计局的数字,只不过在毛泽东逝世之后才发布,距离那场大灾难,已经过去了20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