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唐代诗人的创作怪癖(图)

 2010-08-28 21:2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一些怪癖,放到平常人身上,大约是笑话;放到著名诗人身上,则是美谈。      

唐代的知名诗人有2300多人,《全唐诗》中收了48900多首作品。唐代诗人多恃才傲物、特立独行,在此辑录一些诗人的“怪癖”行径。

            

王勃醉酒作诗

王勃出身书香之家,少时便有神童之誉。《旧唐书》本传称他:“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王勃作诗前不喜欢冥思苦想,而是先磨墨,然后饮酒。他喝酒严格意义上不算饮,而是拿壶往口中灌,大醉方休。喝醉后,用厚厚的被子捂着蒙头大睡,酒醒后直奔砚台,挥笔直书,一气呵成,诗成后一个字不改。《新唐书》本传中这样记载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也说;“王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卧,忽起一笔数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他的传世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便是这样得来的。

张若虚被窝构思

唐代奇人众多,但像张若虚仅凭一首《春江花月夜》就确立不朽地位的,却绝无仅有。

张若虚写作并不勤奋,贪睡是他的嗜好。他作诗时,喜欢先用厚厚的被子捂着,在被窝里构思,一身大汗后翻身而起,然后挥毫疾书。天气越热,效果越好。他作诗从不打草稿,总是一气呵成,一字不改。《春江花月夜》就是这样写出来的,从这首诗来看,张若虚绝对是创作天才,不愧“以孤篇横绝全唐”之誉。

孟郊作诗忘事

孟郊现存诗歌500多首,他是苦吟诗人的代表,有“诗囚”之称。

孟郊早年生活贫困,46岁终于考中进士,50岁任江苏溧阳县尉(管治安的小官)。他在任时以作诗为乐,达到了忘我的地步,如果没人叫他,他会一天忘记吃饭而不觉饥饿。他作诗不出门,有时会放下手头的事务,闭门谢客。有时候,他则外出饮酒作诗,一天不归。其“不事曹务”的做法,被人告发,让县令很不高兴,于是罚他半俸,然后花钱雇人顶替他留下的漏洞。这样一来,孟郊的生活更为拮据,一气之下,他干脆请辞。他去世时一贫如洗,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韩愈等友人凑了100 贯钱,安葬了这位诗人。

李贺驴背拾句

李贺仕途失意,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有“诗鬼”之誉。他长相怪异,双眉相接,体瘦指长,韩愈调侃他指长所以能写长诗。

传说他写诗常常骑在毛驴上,背着锦囊外出,得到句子就投入锦囊内,晚上回家完篇。据说,“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样的名句,就是这样得来的。难怪他的母亲说,李贺要“呕出心乃已”。

白居易聆听老妪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发起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讽喻诗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他创作时特别注意老太太的感受,每写一首诗,都要先读给老妪听,越老的越好,只要耳不聋。如果老妪听不懂,或者说不好,他立马修改,修改后还不能打动她们的作品一律撕毁。宋代的孔平仲在《孔氏谈苑》记载道:“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改之。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

来源:网文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