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发布中国高铁建设过热的报告,引发各界关注,评论认为中国各地政府包括香港为了刺激经济,难以让高铁“流感”降温。
中国科学院一份呈送国务院的报告指出,全国和各地发展高铁网络已经呈现诸多过热问题,不但难以适应民众真正的需要,而且出现了潜在的巨大投资风险,并且可能导致持续的亏空,影响整个金融市场安全。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这份报告表达了一项担忧,也就是推动高铁建设的举债规模,已经达到不可持续的水平,在报告中提出一项担忧,那就是中国当前推动铁路建设的举债规模,已经达到不可持续的水平,特别是自2008年底政府出台刺激计划,对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以来,更为严重。
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7055公里,在建里程超过1万公里,已成为世界高铁系统运营速度最高、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国家。在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对高铁的建设规划更是大书特书,预计到2020年,中国高铁网将超过1.6万公里。这无疑是各地政府非常“眼馋”的一项投资举措,据悉,各个地方政府都对北京当局有更高的建设要求,甚至可以说,很多地方官员都患上了高铁狂热症。
然而,在7月份中国铁道部“中国高速铁路成就暨第7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铁道部官员指出,6000公里的高铁需投资超过8000亿元,每公里高铁建设需要1.3亿元。香港时事评论员李国成向本台表示,“各个地方争着上马搞高铁、轻轨、地铁,叫做基建,他们称作‘铁公机’,就是铁路、公路、机场,都要大搞。这个本身也是温家宝拉动经济的一个策略,也是他定下来的,所以,全部投入的几万亿元拉动经济,其中七八成都是在搞这些东西,整个国家层面拉动好多条的铁路建设,好像北京到上海的京沪线,北京到武汉一直到香港,就是他们所说的四横四纵,这个是国家规划投资的,地方上看到上面这样搞,他们就跟着搞,大家都要政绩。”
巨大的投资是否能够回收或者产生相应的回报,不只是中科院的报告提出这个担忧。早有民间的各种调研和批评声音,指出高铁的入座率非常低,虽然中国各地极力采取措施,限制其他替代交通工具,拉拢或者强迫民众乘搭高铁,例如,在上海和南京、上海和杭州之间都取消了本来的动车组,强迫出行人流选择高铁。但是据悉,大量中低端人群则宁可回流到选择长途汽车,也不愿意购买昂贵的高铁票。
网友蒲飞告诉本台记者,“中国的高铁项目,比如武广高铁,长期以来就是客源很贫乏,导致铁道部平常高高在上的工作人员,居然像黄牛党一样,跑到武汉的长途汽车站去拉人坐火车,所以说高铁的投资,怎么规划,如何设计运营线路,他们自己都没有一个考虑,而且甚至有的高铁车厢里面有只坐一个人的现象,所以乘客宁愿用脚投票,宁可选择慢一点的慢速铁路,也不选择四倍、五倍甚至十倍上的高速铁路。中国高铁的投资战略上是成功了,但是投资方向、投资模式以及运营模式是彻底失败的。”
据相关调查显示,今年起用的武汉到广州高铁线路的上座率不足一半,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偿还银行的建设贷款,当局一定将其转嫁到其他形式,目前高涨不停的物价就已经反映出这个趋势。
反对兴建高铁的情况不只发生在中国大陆,去年二十多个香港民间组织组成“反高铁 停拨款”大联盟,目标是要动员市民,阻止立法会于严重社会分歧下审批669亿“大白象”工程 — 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费用。但在保皇党议员在议会内占大多数议席的情况下,该工程于今年1月16日获得立法会财务委员会通过拨款。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