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前,广州荔湾区原五洲大药房老板的小千金朱凤平步出校门时被一男子拐走,先到河源,后辗转拐卖到清远英德市桥头镇。几十年来,她曾写信寻找亲人,甚至一度想逃回广州,但种种原因至今仍未能与亲人谋面。当年6岁的女童如今已是73岁的婆婆。即便疾病缠身,朱凤平也不想放弃,“哪怕有他们的一点信息也好”。
南方都市报报导,朱凤平的父亲朱家训早年从香港来广州,在荔湾区经营五洲大药房;她有一个哥哥朱国建和一个姐姐。朱凤平记得她有三兄妹。哥哥和姐姐都在港出生,唯有她在广州出生。“妈妈那时就不在了”,哥姐都比朱凤平大得多,他们在外上学,平时很少回家。父亲将药店交给舅舅窦民办打理,自己经常在外跑生意,年幼的朱凤平被托舅妈照看。
卖给富农为招弟妹
报导指出,朱家雇了一名车夫,每天接送朱凤平上下学,但1943年那个秋天的中午,朱凤平未见到司机就被人带走了。“刚出校门就有个40多岁男子摸我的头,我就迷迷糊糊跟着他走了”。被雨水淋醒时,她是坐在箩筐里,扁担的另一头是水油,眼前是大山。见她哭,男子哄她“阿妹不哭,等阵回家吃番薯”。
据报导,朱凤平首次被拐卖到桥头镇一杨姓富农家,杨家夫妻结婚多年未育。按当地农村当年风俗,需买女“压命”。在杨家待了五年多,杨氏夫妻连生了三个女儿。此后,朱凤平被转卖至东华镇东水村一余姓大地主家做小老婆的丫鬟。“我帮他们带小孩,背着小孩去放牛,洗衣做饭……”
1953年,余姓大地主遭批斗,16岁的朱凤平被许配给附近莲花岗村一谢姓男子。他大朱凤平21岁,以16担稻谷为交换迎娶了朱凤平。朱凤平直至这时才开始往广州的家里寄信。
“以前在别人家里没条件写信,结婚了我想告诉爸爸”。虽然每次写信都需找别人代笔,但最勤的时候,朱凤平一个月寄出十多封信,可每一封最终都被退了回来。坚持一年后,无奈放弃。
报导引述朱凤平说,她不是没想过逃回广州。“可是能怎么跑呢?四周都是山,我没钱,也不认识多少字”。而在儿子谢国洲出生后,她逃跑的想法愈发淡了。“我自小就没有妈妈,又被拐卖到陌生人家,我知道没有妈没有家的孩子很苦”。
“逢年过节时和生小孩时,我最想亲人,别人都有娘家人来往,我却没有……”朱凤平常从梦中哭醒。她逢人就讲自己的经历,每次讲起都泪涟涟。离乡数十年,她如今已经不会说粤语,满口客家音。她说,寻找亲人不为什么,只想了一心愿。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富家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