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不能成为“汤师爷”

岁末年终,本应说点开心的事,但在过去的这一年,尽管尊重民众权利的趋势日益强烈,但现实发生的事情和一些经济学家的言论,不仅让人寒心,也让人对一些经济学家感到失望。

在此仅举几例笔者所闻之事实,亮一亮部分经济学家的所思所想。

第一例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某教授在一个主题为“中国经济的未来”的研讨会上,认为决策者假如天天往底下跑,看着农民和矿工的眼泪、基于怜悯而不是基于理性来决策,那就可能犯错误。

第二例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某专家在抛出“物价涨几个点无需着急,中国要想成为强国必须要有三高:即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观点之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说:中国物价不涨不行,咱们就算涨40年也赶不上美国的物价。

第三例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一位刚退休的教授,在一个沙龙上对笔者说,中国农民其实不贫穷,他们有自己的土地,住着大房子,折算成价格,比很多北大教授还富有。

这些观点表面看似有点道理,但似是而非,有些纯粹是瞎掰。作为知识精英,他们表露出的对底层弱势群体的漠视和“冷血”,令人非常担心。

作为公共政策制定者,不把眼光放到底层,不关注农民和矿工等底层群体,难道还要整天关怀上层富裕阶层吗?物价上涨了,老百姓都买不起东西了,中国就超英赶美、成为强国了?既然有土地和大房子住的农民比北大教授富裕,那这么多人拼命考硕士博士,想挤入北大教授行列,为的是什么?

这些本是常识性道理,可在这些经济学教授的头脑里,却被解读成市场原理和经济学效率所决定,貌似高深,但缺乏人文关怀。在他们眼里,竞争和丛林法则是至高无上的经济规则,而活生生的个体“人”,却成了空泛的概念,为了发展,是可以牺牲底层群体利益的。这和正在热映电影《让子弹飞》里面那个不顾百姓死活、只顾自己牟利的汤师爷,有什么区别?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惜一切代价谋发展,这样的时代,有其历史背景,我们不去苛求。我们也没必要脱离实际地去迎合各种需求,但我们不应漠视来自底层民众最基本的权利保障。3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应该考虑人人共享增长成果的问题了,因为这是我们增长的终极目标。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民为邦本,只有以人为本、切实增加人民福祉,才是悦仁服德、可持续、受欢迎的增长。

当我们宣称要推进发展时,就意味着这是一个以13亿人口为主体的发展。中国这样的大国,要让两三亿人富起来并不难,难的是13亿人的共同富裕。

“穷人就应该买不起房”,“城市不是谁想进来就能进来的”,如果这只是一些无良商人的说辞,那么,代表社会良心的知识精英,就应该跟他们有所区别,而不是沆瀣一气。

经济学既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利用的学科,同时也是“经世济民”的科学。世者,人类社会也;民者,社会主体也。在希腊文中,经济学是由家庭、家族、财产权以及法律组成,它指的是家族管理或政府管理。

由是观之,效率优先和“效用最大化”尽管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这并不是经济学的全部内容。从整个政府管理的角度看,经济学家不能只考虑效率,只为强者说话,而应有道德和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底层群体。西奥多•舒尔茨的“穷人经济学”,阿马蒂亚•森对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不平等与饥荒问题的研究,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因此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他们的人文关怀精神,值得中国经济学家好好学习。

中国经济正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些现象也在发生变化,两难和传统经济学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日益增多,这需要一批深入调查、精于研究和负责任的经济学家,提供智慧和洞见。但现实情况是,一些经济学家不实事求是、不做深入研究,只是罔顾事实作惊人之语。这样的所谓经济学家应该反思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杨小刚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