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落花有意”民众“流水无情”
2011兔年的央视春晚花费巨资,想体现出“亲民”的信息。但却遭遇了微博推特等网络新媒体的冷淡对待。微博上一项民调显示,有超过 70%的民众,对春晚表示不满或根本不看。
今年的春晚大量启用草根人物,同时运用了很多网络流行语,极力想体现出亲民,和网络时代接轨的形象。
不过,央视抛出的绣球被网络上的凉风吹得斜斜落地。新浪微博上的民间节目反馈调查显示,对春晚失望的民众比例高达 63%;24%的民众认为一般;还有 10%根本没看;只有5%的人表示满意。
在推特上,民众甚至一面倒的抨击春晚,还有网友将对春晚的“吐槽”,视为一年一度的民主行为。
作家铁流:“春晚?我根本不看。我这几年都不看,我全家都不看。要么是歌功颂德,要么就是低级下流。所以说看这种春晚就是垃圾。我们不接受垃圾。 ”
如果30分算满分,著名的文化评论人李承鹏给春晚的创意只打了3分。他表示每年都是一样,今年大量扒用互联网,显得非常没有才华,没有想像力。他还批评春晚在包装上耗费这么大,一点都不低碳减排,他们还真是有钱。
独立撰稿人,原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编辑朱欣欣认为,春晚的节目更多的是宣传和麻痹。
朱欣欣:“对真正的一些社会上的问题,是不可能能够掩饰住的。像赵本山的小品啦,和他过去的一开始那些比起来,每年都是越来越 ...对社会的关注啊,有棱角的东西是差距甚远。他这个小品就是一个麻痹作用。起一个精神按摩的作用,根本不能真正反映老百姓的这种心声。”
重金包装的官方意识不讨好,反而引发民间开创自己的节目,传递民间的声音。今年,有九个地方城市的卫星电视表示,不再转播春晚,而民间也冒出了打擂台的“山寨春晚”,逐渐打破了央视春晚一元化的格局。
- 关键字搜索:
-
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