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钱颖一:“中国创造”的真正阻碍是什么

 2011-02-21 13:2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有人说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但是不应忘记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却可以把原始的创造性扼杀或者毁灭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时下无论政界、商界都在试图求解突破的重大课题。

2月15日,在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从教育与创新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思考。他指出,未来十年是中国要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时期,而新思维从哪里来?原创从哪里来?创新又从哪里来?钱院长通过对比华人教育与犹太人教育方式的巨大差异揭示了“中国创造”真正潜伏的危机所在。

犹太人在全世界只有2000万人口,而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将近200人。中国13亿人口至今只有8位华裔学者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而且他们的获奖工作都不是在中国本土完成的。犹太文化一是注重家庭、二是注重教育,中国人对教育很重视投入也很大,但是教育方法与同样重视教育的犹太人有所不同。

他举例说,中国学生回到家里,家长都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而据说犹太人学生回到家里,家长却问:“你今天问了什么好问题?”

很明显,前者导向“技能”,后者导向“创造”。

2011年,中国正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正如很多有识之士指出的,至今为止仍是以大取胜,大而不强。

钱认为,中国的教育特点与中国目前的竞争优势直接关联。中国人的教育方法中靠认真刻苦、时间投入、死记硬背、大量做题、反复练习,可以让考试成绩优异,让钢琴演奏熟练,让生产成本降低,但是这些都不能替代创新和创造。那么,强从哪里来?从创造性中来,而人的创造性与教育有直接关联。有人会说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也许,但是不应忘记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却可以把原始的创造性扼杀或者毁灭。

关于创造性的来源,钱颖一认为有三个基本元素: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它们都不是指向知识本身,而是超越知识本身的。

最后,他发出忧虑,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只是致力于灌输知识而不注重于培养能力,特别是培养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个国家就很难进入引领世界的地位。中国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国经济的明天。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