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年,正值全球经济稳步回升、增长范围逐步扩大之际,一系列突发事件,包括因中东地区动荡局势引起的油价飙升和日本地震灾害,为经济强劲复苏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会使全球经济增长在今年上半年有所放缓。
日本地震不仅是其历史上最强的一次,而且还与海啸、核事故结合在一起,显著扩大了受损范围。尽管目前还无法确定最终造成多大损失,但初步估计将达到15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GDP的3%,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1.5倍。其中受损最严重地区的制造业约占其全国生产总值的4%,同时农林渔业共占其GDP的6%。
对于日本其他地区,由于核电站遭到破坏,停电成为影响经济活动主要原因。预计电力供应至少要到4月份才能得到恢复,届时生产活动将会再次提速,并在明年初回到地震前水平。就近期讲,地震的冲击会让日本工业生产下降,并远远超出当年阪神地震所造成的影响,而亚洲地区下个季度的经济增长也会因此有所放缓。
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地震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将主要集中在生产供应环节。日本聚集了众多制造业和工业生产商,生产包括汽车、高科技产品,甚至一些特殊加工材料。没有了这些零部件的供应,全球其他地区的生产活动也会被拖累。
对新兴亚洲国家,我们可能会看到三四月份的商品贸易和工业生产由于日本地震受到一些拖累,特别是考虑到这些国家与日本紧密的贸易和生产联系,以及制造业较为集中在这一带的特点。受到影响最大的可能是东南亚国家,中国和印度相对会比较轻微。在亚洲以外,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受到的负面影响也相对较小。
对日出口方面,中国2010年对日本的出口仅占其出口总值的7.7%,相比美国的18%、欧洲的19.7%要小得多。
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的GDP变化1%,会对中国的出口增长约有5%的影响,转换到GDP就会产生0.8%到1.1%的影响。而在近期发生的事件里,油价上涨实际上对发达经济体的冲击相较于日本地震更大,因此我们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也更多来自这一方面。
从去年10月份起,随着全球宏观经济各项指标向好,油价就已开始稳步上升,这其实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增长普遍看好。然而从1月份至今短短几个月,油价涨幅已经达到20%,这主要是因为近期中东和北非的动乱,让市场担忧石油的供应会出问题。
对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油价上升会直接影响家庭和企业的实际消费能力,进而直接或间接地使其缩减消费支出,这一部分又占美国GDP的70%,对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大。另一方面,油价的上涨,特别是因为地区局势不稳定造成的担忧会影响金融市场,进而波及家庭和企业的投资财富和对经济前景的信心。这部分的影响难以量化,但我们可以看到去年欧债危机造成对股市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对中国而言,中国私有汽车的拥有率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很低。比如,美国平均1000人拥有约577辆私家车,而中国仅为36辆,加上国内的油价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在现阶段还比较有限,更多是来自发达国家的传导。
既然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会直接影响中国出口,在欧美消费支出因油价上涨而缩减的大背景下,中国今年上半年的增长可能较此前预期略有放缓。
另一个方面,不断上升的油价现阶段更直接反映在通胀上面。我们预计中国的通胀水平会在上半年达到峰值,在一系列货币政策和基数效应的作用下,下半年回落。但如果油价在今年持续攀高,那么政府设定的4%的通胀目标恐怕难以实现。
短期来讲,可以通过不提柴油和汽油的价格来舒缓通胀压力,但是油价长期不与国际接轨可能为中国经济结构带来问题,这也与“十二五”规划强调的注重有质量的经济增长不一致。
总的来说,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已相较去年四季度有所放缓,楼市调控和控制通胀预期的一系列措施已经在年初产生影响,从近两个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可以看到,零售业和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增长趋势确实有所放缓,货币供应(M2)和信贷增长在今年初也进一步放缓。
这表明,尽管外界环境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货币的正常化进程仍在继续,控制通胀的预期仍然是现阶段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导方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龚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