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和平现曙光?以巴边界仍难解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记者金明修综合报导】美国总统奥巴马19日在中东政策演说中,说出美国从未明讲的心声,公开支持巴勒斯坦未来根据1967年中东六日战争前存在的疆界独立建国,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办公室立刻痛批这类方案将让该国“无法防卫”。在此不利气氛下,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20日到白宫与奥巴马举行会谈,纳坦雅胡随后在记者会中驳斥奥巴马的主张是“幻想”。
奥巴马以巴1967边界论 以国反弹
分裂四年多的巴勒斯坦两大派系,成立自治政府的法塔(Fatah)组织和哈马斯(Hamas),在埃及的从中斡旋下,4日达成和解,在开罗签署协议,结束约旦河西岸与加萨地区的对立,为成立联合临时政府,筹备明年大选铺路。以色列对此如芒在背,认为是恐怖主义的一大胜利,团结的巴勒斯坦势必导致以色列边境国防的巨大压力。
而奥巴马却认为中东和平曙光机不可失,并明确表态,呼应巴勒斯坦人的要求,表示巴人一旦独立建国,未来以、巴划界应以1967年中东“六日战争”发生前的状态为准;但他也提议,未来以、巴可以交换土地,以解决以色列人在西岸和迦萨走廊屯垦的现实问题。但以色列显然无法接受,纳坦雅胡表示,以色列为求和平愿意做出大方妥协,但不可能回复到1967年的疆界,因为那些疆界是无法防卫的。以色列当时的国土只有九英里宽,太容易遭受攻击。
纳坦雅胡强调,此举将让以色列的主要人口聚集地带划入巴勒斯坦境内。在1967年六日战争中,以色列占领约旦河西岸、加萨走廊、戈兰高地与西奈半岛,目前以色列有43万屯垦区居民住在约旦河西岸与东耶路撒冷。
以阿冲突由来已久,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就一直被周边的阿拉伯人所抵制。阿拉伯人认为以色列建国占据了他们的家园。以色列人得到美国与北约成员国的支持,而苏联则向埃及、约旦和叙利亚等阿拉国国家提供武器以备摧毁以色列。阿以两方的敌对情绪一触可发。
1967年4月7日,叙利亚军队向以色列定居点开火,由此爆发冲突,埃及约旦联军随即投入对以作战。以色列西面靠海,南北和东面则被敌国包围,于是在敌人调兵遣将之际,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军队先发制人,一路大获全胜。到10日战事落幕,以色列共占领了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数十万阿拉伯平民逃离家园而沦为难民,成为中东局势至今仍不可收拾的根源。1967年11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六天战争后占领的它国领土,也要求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的独立与安全。此决议是解决阿以冲突的纲领和蓝图,但巴勒斯坦人继续在西岸和加萨走廊组织和训练反以活动,以色列也因此不撤出西岸占领地,双方形成多年僵局至今。
巴勒斯坦拼建国 争取联合国承认
纳坦雅胡此行是希望美国能动用影响力,在安理会否决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要求联合国大会9月底前通过承认巴勒斯坦是一个独立国家的决议案;该案须获得联大 192国的三分之二会员支持,预料巴勒斯坦已掌握过关无虞的130张同意票。目前已有112国承认巴勒斯坦为独立国家,但要成为联合国新成员,还是要有安理会的支持。
奥巴马曾表示,他愿意帮忙以色列,但分析家认为,只要纳坦雅胡仍然拒绝支持1967年疆界,美国其实难以说服英法等盟邦支持美国否决该案。
在过去,美国是以非公开方式支持让巴勒斯坦建国、与以色列和平共存的两国方案来解决以巴冲突,至于两国疆界划分则是以44年前六日战争前的疆界为基础。奥巴马是第一位公开替此一政策背书的美国总统,但也坦承因为土地的条件有变,双方必须透过协商过程做出修正。他说:“我们相信以巴疆界应以1967年的界线为基础,透过双方同意换地,由此替两国建立安全与获得公认的疆界。”
奥巴马也在演说中重申美国坚定支持以色列安全,强调美国对以色列安全的承诺,“无可动摇”。
巴自治政府友善回应 哈玛斯不接受
以巴和平进程去年因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扩建屯垦区及哈玛斯扮演巴人领导角色的争端而陷入停滞,而奥巴马的立场与巴人对边界问题的态度一致。然而向来主张摧毁以色列的巴人激进团体“哈玛斯”则表态不接受奥巴马的两国并存方案。
哈马斯以极端反对以色列“起家”,2006年赢得选举,次年控制加沙地带,面对以色列的封锁和国际社会的孤立,哈马斯逐渐改变政策,从最初誓言“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随后宣布不排除有条件接受“以1967年边界为界建立巴勒斯坦国”,再到宣布愿与以色列实现长期停火。但此一允许多元文化的诉求,引起“ 萨拉菲”(GSPC)极端势力强烈不满。这个由各式极端团体组成的组织,以绑架、爆炸制造恐怖、仇恨来逼迫掌权者实行宗教治国及对抗以色列,他们的立场除了宗教治国,就是反以色列和反西方。
共和党:奥巴马出卖以色列
奥巴马的美新中东政策,被共和党政敌认为他出卖以色列。目前的问题是,奥巴马的表态是否足以使巴人放弃今年9月要求联合国大会承认其在约旦河西岸、加萨走廊及东耶路撒冷立国,转为重返谈判桌。一名美国官员透露,新方案的宗旨就是要说服巴人撤案。分析家表示,即使阿巴斯选择放弃联大提案,但此选项政治代价高昂,恢复谈判之路仍遥遥无期,遑论达成和约。
- 关键字搜索:
-
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