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被公诉 VS 乌有党被围观
最近,茅于轼先生“被公诉”是轰动全国的热门事件,朋友向我介绍说此事在各大网站上反响强烈,茅老呼吁重新评价毛泽东,却因言“获罪”,遭到拥毛派的围攻,引来了越来越多人的围观和热议,建议我也去看一看。这则新闻我不是不知道,但咱网龄都十多年了,对发生在墙内网媒上的左右派争论一向不感兴趣,因为感觉老是在那儿转圈,各说各的,也谈不出啥结果来,出位的话又马上会被和谐掉。就咱这年龄,既不是毛泽东的红卫兵,也不是新时代的热血愤青,何必去讨论这死人的事呢。但架不住同是七零后朋友的介绍,俺也加入了围观的行列。
毛派围讦茅于轼
俺知道这事儿的源起很简单,但它的背景和时机不简单,咱先从事件本身说起。就说在今年四月的时候,大陆经济学家茅于轼老先生在读了中央党校教授辛子陵先生的著作《红太阳的陨落》后,写了篇名为《把毛泽东还原成人》的读书心得,发表在财新网的个人博客上,很快被删除,并招致了一些毛泽东拥戴者的愤恨,左派阵营的猛将们拉着毛泽东的小侄女和前儿媳在其网站“乌有之乡”上发起了“公诉茅于轼、辛子陵”活动,上书全国人大呼吁追究俩人的刑责,并广征签名,四处造势,以大堆大堆的文革式语言直接雷倒了众多网民,形成了拥毛派围讦茅辛却不幸身陷于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反被群围观赏的喜剧场面。“公诉事件”和双方的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引发了网友们排山倒海式的热议和关注。因为这次好象是“来真的”了,毛泽东的拥戴者正在2012年前的最后一个春天给俩老人撰写个人博客和依法出书的“叛徒汉奸行为”上纲上线,确定了“上诉时限”倒计时,就等着提请国家执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了。
我看到那部“公诉书”上是这样深情回忆毛泽东时代的,“那个时代的人民虽然并不富足,但公平、和睦,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人需要为生计铤而走险,没有人为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而忍受折磨……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民意气风发,气壮山河!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功盖天地!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那一代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与日月同辉!”这位笔杆子描绘了当年红色共产主义建设的美好,却惟独没敢讲在这期间饿死了多少人,打死了多少人,所以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在执笔了。“北京市人民公诉团发起人”的名单上倒也是云集了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的代表,但还是各色二线“领导”居多,我本想找找余秋雨在不在名单里面,但一想他不是北京人啊,不过马上就瞅到司马南正躲在“公诉团发起人”里面,也就不禁释然微笑了,本来嘛,扣帽遮颜之后,总少不了棍客登场的。
网友激赏“说真话”
辛老著书,茅老立论,拥毛党反对,为行文的方便,我就暂称他们为正方反方吧。咱一看反方阵容很强大,而正方的俩代表都是一贯被整的“右派”,一个在体制内的刚刚被审查警告,一个在民间的曾一度被限制活动,这双方力量悬殊,根本不成正比啊,正在为俩老人被群殴的事不平,朋友却在旁笑着说未必,谷歌一下,你就知道。
对啊,咱立马上谷歌,当然,现在谷歌也分墙外真谷歌、墙内萎谷歌以及山寨仿谷歌了,为全面起见,三种谷歌我都同时使用了一下,6月11日,搜索关键词是“茅于轼”和“公诉”,测试结果表明,此事果然帅得惊动了党中央,真谷歌和谷歌中国的搜索结果首页排名榜虽然仅是一个结果的差异,但反应出的意义不一样,这大概也是人工干预的结果了。真谷歌和谷歌中国在相同条件下的首页搜索结果,除了报道事件的通讯稿之外,正方支持文章4篇,而反方的民间支持文章没有,只有“乌有之乡”的人弄的一个视频占了2个重复席位,即《司马平邦:万人公诉茅于轼中国民主里程碑》,但谷歌中国用“乌有之乡”网的《“公诉辛子陵茅于轼”能发起本身,就是一种胜利》文章替换掉了其中一个反方视频席位,这样,谷歌中国首页显示的反方支持文章总算出现了一篇,虽然还是逃不出“反方不出乌有网”的格局。而细看这篇文章,却似乎是乌有党人见势不妙萌生退意后抛下的场面话。而细读其它各大网站上声援正方的民间评论文章,却都是篇篇角度不同、精辟幽默、见解独到。于是,我又来搜山寨google——中国百度,让我掉眼镜的是在这个名声不佳的搜索网站上,首页正反方文章比率也达到了8:3,排在前面几位的都是声援正方的民间评论文章,而3个反方席位都来自于那个“乌有之乡”网,细看一下2篇是报道事件的通讯稿,1个是乌有党人自制的视频,并没有一篇来自乌有之乡网之外的民间支持文章。百度和谷歌的搜索结果不同那不奇怪,技术水平差异外加人为干预,但为什么大陆有关部门不将百度的首页结果改为3:8呢?法轮功网页不就是被屏蔽到了0:11吗?还有大陆网管部门为什么要让谷歌中国特别登出那篇为拥毛派下台阶用的示弱文章呢?看来,世易时移,民意昭然,此事的未来发展趋向和民间反响是可以预见的,中共政府有关部门并不想被乌有党拖入泥淖。
然后我就去读茅老的那篇轰动海内外的读书心得,看完之后,我就明白为啥有那么多人都声援茅老了,这确实是一篇道明事实真相的好文章,呼吁民众反思历史、思想觉醒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这位82岁高龄的老人笑称,此文能在大陆网媒上发表很不容易,写文章就是想把毛泽东从神坛上拉下来,重新评价其功过,还原历史以真实。这次乌有党人的宣传效果不错,他就等着上法庭将毛泽东的功过是非辩个清楚,现在最大的担心反而是“公诉”不被有关部门受理,法院不公开立案,从而失去一次深入讨论毛泽东问题的机会。网友们声援茅老的留言在各大网站上也是铺天盖地,“别让茅于轼老先生一个人战斗,让他明白,他永远不会独行”就是一句流传得最广的网络流行语,还有很多人因为读不到茅老的原文,就只能去看讨茅檄文中断章取义摘录的茅老语录了,这也是乌有网“公诉书”网页在搜索引擎上排名靠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风暴中心的两位主人公
茅老的文章我以前读过,但没太在意,说实话我是把他当成茅以升了,当时还一边读一边赞叹着老人家的高寿,因为咱比较孤陋寡闻,知道的姓茅的专家就那一两个,这次才知道原来茅老是茅以升先生的侄儿。古人云,观其言,察其行,我研究人喜欢先读他的年谱,知道了这人的一生经历,他的思想特点也就呼之欲出了。看了下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我对茅老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出身于文化世家,太祖父就是清末举人茅谦,“公车上书”的积极参与人,在维新洪流中,他创办了《南洋官报》,又在南京和镇江开办过很多新式学堂,为地方基础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并留下了许多关于教育和民生的著述;其祖父茅乃登也是光绪年间秀才,以家教严谨而著称;其父茅以新、伯父茅以升都是踏实严谨的技术工程师,茅以升是全球知名的桥梁专家。茅老家学渊源,名校毕业后投身于基层工作,文革后曾作为交流学者访问西方国家,回国后关注于经济研究,著述甚多,现为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的理事长,近年来发表的许多文章因切中时弊而广受好评。
这次事件的另一位主人公,辛子陵先生,中共党史专家,被称为“忠心耿耿的保党派”,一直提倡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曾经担任过军政大学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军事学院出版社社长等职务,这次他的著作《红太阳的陨落》一书就是他在史实基础上整理的一部毛泽东研究专著,目的还是呼吁政府重新评价毛泽东,剥离包袱,轻装上阵,以提升执政党的形象和声望,促进体制改革。毛泽东的政治秘书李锐老先生专门为该书作序,充分肯定了辛先生的研究成果,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却成为拥毛派发动此次攻击的一个借口。
蔚为奇观的“公诉团”和“公诉书”
虽然新近崛起的乌有党正忙活着代表各省人民强烈谴责“汉奸茅于轼”和“叛徒辛子陵”捏造罪名诽谤攻击他们的红太阳,并“要求”中共检察院、法院处理茅于轼、辛子陵两人,同时联合着拥毛同盟军将这篇洋洋万言的讨茅檄文撒遍各地,乞要签名,以期再度形成全民揭批围剿的喜人场面。却没想到他们正“代表”着的群众比他们成熟淡定的多了,发动声讨的网站总司令部变成了网民们围观点评的喜剧舞台,他们炮制的“大字报”首先成为网民们评议的热点。
首先有熟悉法律的网友指出,“这份所谓公诉书是一群法盲写的”,因为按照中国现行法律,这所谓“公诉团”只能由检察机关来组建,民间发起的什么“公诉团”就是个“非法组织”,盗用了国家机关的名义。同时,任何中国公民或团体都没有提起公诉的资格,公诉必须由检察院提出。还有全国人大根本不是受理公诉的对应部门,那篇洋洋洒洒的万言书至多只能算是个普通的民间请愿书,即使请愿的内容被人大采纳,检察机关决定要提起公诉了,公诉团成员也必须由检察机关来确定,且请愿者必须回避。“别看名单上不乏砖家叫兽的头衔,其实都是群法盲”,评论家指出,这份材料的起草者体现出对现行法律的高度无知,从其行为和思维方式上看,让人很容易想起文革中的造反派。
铁杆粉丝们还在“乌有之乡”上著文表达他们的郁闷:一出乌有网就遭围攻、各地投票人数太少、深圳乌友投交诉状反遭白眼……更有六四前夕“《讨茅于轼檄》事件”凸显了网站的审稿编辑极度缺乏文化功底,直将讨毛檄文当作讨茅大字报来发表,放在首页郑重展示,还有无数看不懂文言文的乌友热情赞美,谀词如云,令网友们笑翻。
其实,很多百姓对这个自许为毛共嫡系传人的乌有党并不了解,所以最近“乌有之乡是什么”成了百度搜索上的热门搜索词,网民们也都热心的向同胞们解释和介绍。
百度知道:乌有之乡是左系,和右派一样都是政治不得势派,或者说是在野派……道德水准都不高。“乌有”喜欢扣帽子和谩骂,激烈时语言不堪入耳。在文章风格上,属于豪放派,文章重视气势,观点震聋发聩,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味。
百度贴吧:一个数年如一日为耄神张目的网站……非心智坚定,承受力超强之人,勿入此门,否则,恐有精神失常之忧。
天涯问答:这个网站宣扬极左言论,搞个人崇拜,全面否定改革开放政策,为四人帮翻案,否认大饥荒,美化文革,想开历史倒车,让中国再次回到十年浩劫中去……乌有之乡是毛左大本营,八旗遗老遗少溜狗逗鸟之处。
崇拜毛泽东,喜欢歇斯底里,对不同意见上纲上线扣帽子;发文喜欢道听途说加主观臆想,对历史事实选择性遗忘;没有是非,只有敌我;整日叫嚷凡是敌人反对的他们就要赞成(即使敌人反对人吃屎),一群臆想症患者的组合就是“乌有之乡”,他们的组成是坚定的支持者(文革余孽)和被蒙蔽者(社会底层被洗脑者和年少的青年)……乌有之乡是一群疯子的哀呜,是泼妇的发泄,是失落的无奈,一帮历史的渣子。
而乌有党人马戏团式的全程喜剧艺术表现,更是赢得了我由衷的微笑。
红色投机客的尴尬
在中国大陆的“百度百科”上,关于“乌有之乡”还有更深入的阐述。
乌有之乡的主要思想继承了斯大林和毛泽东的计划经济和阶级斗争思想,主张用苏联模式反观当今社会问题和缺弊。其文章言辞激烈、振聋发聩,往往使读者热血沸腾。网站的作者们希望中国社会尽早实现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尽早实现公平正义,于是对当今社会层出不穷的各种社会问题痛心疾首,呼吁重举毛泽东思想旗帜,从过去寻找解决的答案……乌有之乡将自身看作爱国者和毛主义拥护者,在语言使用上偏好文革语境,对谈论对象的评价经常过于主观……乌有之乡的作者来源包括社科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者。同情者包括统计局、宣传系统、发改委等部门的退休官员……乌有之乡允许一般网民注册,但文章和文章评论都需经过审核,乌有之乡的首页为人工编辑。
乌有之乡,从词源上看,来源于子虚乌有、乌托邦的意思,本来也就是红色理想主义者的牢骚基地而已,在文革过后的几十年里,中国致力于发展经济,拥毛派被视为左派,与右派一样被边缘化。因毛泽东的红色共产主义建设早在实践中宣告破产,阶级斗争理论更被全国人民所唾弃,毛泽东时代破坏传统文明,其愚民教育造就了一大批头脑简单的红卫兵,也造成了现在这批拥毛派的素质水平普遍不高,且思想僵化,不被人看好。但左派、右派也一直被中共视为统治群众统一战线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共政客们政治斗争中的利用工具。这次乌有党人公诉茅于轼的活动,固然是一场筹划不周密的闹剧,但策划者也并非完全不谙政治的平民百姓,只是他们欲令智昏,错估了形势。
茅于轼和辛子陵的著述系统的动摇了拥毛派的信仰基石或政治资本,而这两位老人最近正好因出位的言论被有关部门修理,2012年中共换班活动临近,最近唱红打黑的薄煕来在权斗中有上位的迹象,左派及其背后支持势力似乎也有所抬头,那么乌有党上层就有人嗅到了政治气息,有了去年组织控告袁腾飞“诬蔑毛泽东”的成功经验,这次他们就将矛头对准了民间学者茅于轼和右派元老辛子陵。拥毛派大多都是红卫兵的思维模式,听到上面有人安抚鼓励,就奋不顾身的使出丐帮棍法,见谁落水就打谁,看谁象狗就咬谁,全忘了当年的红卫兵都是一个什么下场。
有位朋友说过,右派多是耿介人,左派不乏投机客。我看了下乌有党“公诉团”的签名名单,活动的策划者、北京团的核心成员基本都属于政治投机客一类,他们懂政治,知内幕,工于煽动策划,对毛泽东真实情况的了解不比年轻知识分子差,只是他们的上层思维模式使得他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人民。
当年共产党人是靠发动落后地区群众起家和得天下的,而现在国民的智商今非昔比,远远高于毛时代的群众和红卫兵,所以中共当局的维稳方式也日渐隐蔽化和精致化,在最近出版的官媒文史杂志中已多次看到学者批评苏联政治的极权模式,又处处正面评价蒋介石与国军抗日的历史功绩,去苏联化、去毛泽东化确实可以让当局轻装上阵,更好的开展港台统战工作。辛子陵先生透露,前不久中央政治局通过决议,不再将“毛泽东思想”的提法列入党的文件,这引起了拥毛左派的惊慌。在这样的背景下,左派发起的这场“公诉”运动,目标其实主要不是针对他们而是中共政府,“要逼中央就毛泽东的问题再度表态”,以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可惜茅于轼、辛子陵不是袁腾飞,他们的从容接战,网民的热烈声援反使乌有党和中共当局陷入进退两难的泥淖之中。
乌有党想借助左派高层势力向中共当局施压,劫持当局表态,肯定毛泽东和他们的政治地位,但在当局看来这种弱智行为纯粹是添乱,打乱了原先的部署。法律政治化还是政治法律化,这是鉴定“法制社会”真伪的试金石。乌有党的造势将群众的目光引到了政府身上,如果当局任由民间评论毛泽东,传播党史真相,势必会促进民众觉醒,戳穿共产党几十年来的宣传谎言;而如果顺从乌有党的意见,追究俩老人的法律责任,就真的会使自己处于国内外舆论的风尖浪口,破坏安定团结局面,影响平稳交班了,但乌有党的高层支持势力却似乎正是这个意思,以求达到他们势力利益的最大化。
其实乌有党的高层投机派也本不是傻瓜,和毛泽东的想法一样,乌有党人只是他们利用来搞运动的人肉工具而已,“公诉状”为什么不直接交给检察机关而要送给全国人大,这未必是起草者对现行法律的无知,而是他们也预见到了当局很可能不会受理,在行动之先就预先留好了进退回旋的余地。政客原本就不在乎网民的意见,挨骂的其实只是乌有网的民间拥护者。乌有网原本只是个工具,他们用来吸收民间力量、扩大诉求音量的一个网络基地组织。
毛泽东历史真相是关注的焦点
乌有之乡网的拥戴者,在我看来,也确是形形色色,各路人马云集,有前朝遗老,有国保特工,有棍客笔吏,有五毛党徒,但更多的还是民间怀念毛时代的老年群众,从他们朴素热烈的语言风格中可以看出。
他们是失落的一代,一生历经坎坷,学习、工作都在红色年代中度过,世界观、生活观都在那时形成,退休后回顾一生,对青春岁月的怀念是挥之不去的情结,与同辈人战天斗地的荒诞壮举也饱含着豪迈的回忆。于是,乌有之乡网上那久违的语言和同龄人的召唤就吸引了这些淳朴群众的热情。他们看不惯年轻人追星,但在他们年轻时都没有选择星星的权利,全国只有一个红太阳。
我仔细看了几遍,这次乌有之乡网发起的“北京公诉团”给茅辛俩人扣下的罪名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但基本观点就两个:“编造谎言”和“攻击毛泽东”,归纳起来就只有一条“编造毛泽东的谎言”。那么,茅老和辛老有没有编造谎言,歪曲历史,是此次争论的关键。
我将茅老的文章读了两遍,没有发现多大的问题,事实叙述部分基本都有信史支撑,不过有一点我赞同一位网友的意见,即“毛泽东的目的在于全世界都因他而痛苦”和“毛泽东的目的是全社会痛苦的极大化”这两句,是作者个人的评论观点,未必是毛泽东的想法,因为他一辈子真正关注的似乎只有他自己,让别人痛苦不是目的,因看到别人痛苦而让自己感觉快乐,这才是他的乐趣。
但我也很理解很多听了鼓动宣传后签名的群众可能都不懂得如何翻墙看新闻,对毛泽东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过去的记忆中,文革结束时三七开的政治评价打断了对毛泽东问题的更深入讨论。其实这也正是茅老发文、辛老著书的初衷:唤醒民众觉醒,正视历史真相。我看了一下“各地人民公诉团”的名单,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群众,我相信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没有真正读过那部最重要的批判证据——《红太阳的陨落》,就象在毛时代大家都人云亦云地批判那远在千里之外的陌生苏联领导人一样。
我想对他们说,如果你们真正读过这本书,真正独立思考过,就未必会这样说了。如毛泽东的秘书李锐先生在该书序言中披露了许多现任国家领导人都知道、但普通群众可能不清楚的史料:邓小平1993年在上海西郊宾馆召开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关于重新评价毛泽东的意见等等。
近年来国内外对毛泽东真实历史的研究著作越来越多,许多史料解密,与过去中共官方媒体一面倒的正面宣传口径形成了鲜明的对立。现在有了互联网,很多人都能看到各种真实的资讯。象《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书就是近年来最受好评的毛泽东传记,但《红太阳的陨落》作为一本过渡性读物,也很适合中老年人看。这些书都可以请你们的孙儿辈帮助翻墙下载。当你们真正读过这两本书之后,对毛泽东、对茅于轼都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公诉运动”的主角和推动人是茅于轼
在乌有之乡网发起“公诉运动”时,很多人为茅老和辛老的安全担心,他俩却笑称这正是他们希望的事情,盼着在法庭上公开讨论毛泽东功过的问题,怕只怕有关部门不受理,失去了一次深入讨论毛泽东问题的机会。网友们心领神会,于是开始大力声援“公诉”活动——执法机构公开受理案件,将审理全过程向全社会公开,看看到底是谁在诽谤攻击。“公诉茅于轼”运动正在向“公诉毛泽东”的主题转变,这结果可能也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
我想到了当年德国纳粹党组织专家们整理过一本书,叫《一百个专家证明爱因斯坦错了》,可爱因斯坦笑笑说,如果我真的错了,那只需一个人指出就够了。短短几年间,极权帝国灰飞烟灭,而爱因斯坦还是那个爱因斯坦,原子弹的威力证实了他的理论。
一百多年前的“公车上书”虽然没能最终挽救大清帝国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但极大的开启了民智,促进中国进入了下一个历史纪元。今天,茅老在风暴中屹立,在他身上再次体现出其先辈的风骨,被网民们赞为“民族的脊梁”。他的坚持引来了群丑的喧嚣,却反将时代精神的主题烘托得越发清晰。历史车轮的前进,原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茅老和他的战友们准备应战,无论事态怎样发展,都将极大的促进全民族的思想启蒙与觉醒。原来我有些杞人忧天的担心茅老的安全,现在我不担心了,因为我们将会同他们站立在一起。
点击与作者交流
- 关键字搜索:
-
茅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