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中国经济奇迹的三大矛盾
中国无疑是个经济奇迹。改革开放以来,每10年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就翻一番,而美国即使在经济增速最快时期,要取得这样的成绩也要花上30年左右。不过,中国的经济基础开始出现裂缝。
把这些裂缝称作三大矛盾吧。
周二在中国北京,一名中国妇女在为庆祝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唱歌时挥舞国旗。矛盾一:中国领导人一方面决定放缓经济增长步伐,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继续给工人加工资,给民众提供各类商品。同时实现这些目标对任何政府来说都是个挑战,对于害怕失去控制权、不愿让市场力量主导国民经济的中国政府来说尤其困难。
在仍供奉着马克思(Marx)和恩格斯(Engels)雕像的中国,工资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持续缩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很难成为推动更多消费支出的秘诀。中国有众多零售商店,但很多都像是博物馆。人们前来“观摩”,却并不买东西。
由于劳动力需求强劲,中国工人的工资增加较快,这是维持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的社会稳定的关键,也是推动消费支出、让中国摆脱出口依赖的关键。
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但不断上涨的工资似乎正在稀释中国工厂的竞争力。一个不言而喻的迹象是,美国服装品牌Gap在中国商店里出售的T恤衫上标着“ 马来西亚制造”的字样,最便宜的牙刷也为越南制造。要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应实现转型,成为更先进的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而这就需要中国有更大、更好、更自由的教育制度。一位官员说,中国现行教育制度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苏联管理模式的影响,中国精英人士都把子女送到国外读书。
矛盾二:中国政坛最近的潮流话题是“人民币国际化”,而实际上,人民币目前基本上完全是一种国内货币。之所以要人民币国际化,其中既有民族自豪的原因,也有贸易大国买卖本国货币的渴望,还有就是,如果再爆发金融危机,中国人决心要像美国一样能获得自由、低息的外国贷款。
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但人民币不可能一夜之间实现国际化,除非中国取消低利率管制,现在中国存款利率甚至都赶不上CPI涨幅。参与全球货币游戏意味着国民经济要受到全球市场的影响。
有些官员看到了利率过低的危险。中国建设银行行长郭树清在接受采访时说,你需要在失控之前针对实际利率为负值做点什么;很多人觉得把钱存起来没多大好处,因此纷纷购买黄金和白银等东西;很多人买房不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住处,而是为了投资。
的确,富人通过购置第三套和第四套房进行投机,而其他人因为房价太高连一套都买不起。驱动中国资产泡沫的是中国的货币政策,而非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的货币政策。
美国利率低是因为美联储在刺激人们借贷。中国央行想减少贷款,但拥有强大政治力量的企业和政府借款人却阻止利率升高。全球经济分析师鲁比尼 (Nouriel Roubini)将中国的政策描述为“收入从政治上弱势的家庭向政治上强势的企业大规模转移:弱势货币导致进口产品昂贵,低存款利率和对企业及开发商的低贷款利率相当于对储蓄存款征税”。
让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结束出于政治原因将利率保持在经济上最合理的水平之下这一做法;意味着让经济政策透明化。
矛盾三:在经济每年增长10%的时候,一个压制性政府让人民高兴比较容易。目前为止一切顺利。
但从来都不受人欢迎的给经济踩刹车之举对一个不信任人民的政府来说是个威胁。Twitter在中国被屏蔽。学生们抱怨说他们被限制在“中国的互联网”之内。政府的过滤似乎减缓了网速。
民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连外国游客都能感觉到很多人不信任政府。清华大学一个研究生在吃饭聊天时生气地问,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国外接受教育,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可说的?
在北京以北约60英里(约96公里)处的一个村庄,蜿蜒的长城基本对游客没什么吸引力,映入眼帘的是十几幢简易的农舍,还有一幢崭新的、更宽、更高的三层砖房,它看起来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大家都知道是谁建的:当地的村支书。并且花的不是他的工资。
地基的裂缝不一定预示着崩塌。但它们是压力的痕迹,如果得不到处理,它们可以动摇一座经济大厦,即使中国这样宏伟的经济大厦也不例外。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华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