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关“避讳”的趣事

古代人讲“避讳”,即子女避祖、父名字讳, 臣民避君王名字讳。一般地说,是在写文章、谈话时避开要避讳的字,通常是用其他字来替换。普通老百姓的避讳还好办,而帝王的避讳可没有商量的余地,它带有强制特点,弄不好就会被杀头。

由于皇帝的避讳如此神圣不可侵犯,结果造成了一个个让人喷饭的笑谈。

晋文帝名叫司马昭,那么“昭”字别人谁也不许用,于是, 连古代的王昭君也得改名,叫“王明君”。

晋愍帝叫司马业, 那么”业”字就为皇帝独霸了去,甚至连地名“建业” (今南京) 也改名叫”建康”。

唐高宗叫李治,“治”字就变成皇帝独有的字,而且和“治”同音的字也得改。在行文中凡是遇到“治”的字都改写成“持”“理”等同义词的字。而“稚”字因和”治”同音,凡是用“稚”的地方,都必须用“幼”来代替。好在汉语当中同义词较多,否则真不知如何办才好。

唐高宗的太子叫李忠,那么“忠”字也得避讳。朝中实行多少年的官职名”中郎将”,也奉命改为“旅贲郎将”。

以上避讳是皇帝或太子的名字,还好理解,发展到后来,甚至连皇帝的姓、属相都要避讳,这一下子更出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宋徽宗因为属狗,因此天下的狗便走了运,有旨禁止天下杀狗。

元仁宗因为属鸡,降旨禁止在大都市内提到鸡。从此买鸡卖鸡,都得抱鸡而行,以示对“鸡”字的尊崇。

荒唐的是,明武宗既姓朱,又属猪,所以在正德十四年,他下了一道圣旨,禁止民间养猪。他认为养猪、杀猪,是把矛头指向了皇帝。不想此令一下,几年后,几乎全国的猪都断了种,以至于节日用来祭祀天地祖庙的猪都无法找到。后来,由于大臣们的劝谏,他才不得不取消这道令人哭笑不得的禁令。

代的慈禧太后属羊,于是朝中有令, 不许人们 说 :“养羊、杀羊、吃羊肉”一类的话。但是慈禧太后嘴馋,又不能不吃羊肉。于是又下令,管“羊肉”叫”福肉”“寿肉”,真是欺人欺己的可笑办法。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