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方言俚语:“出灯”解

 2011-08-27 13:43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出灯”是什么?这是山西汾西的方言土语,意即火柴。早年的老人们,一直把火柴叫作“出灯”,随后,则又有“洋出灯”、“洋火”等叫法。为何如此称说火柴?这其实没什么奇怪,因为对火柴的叫法,历来就有许多种。如清福格《听雨丛谈》中的一则笔记,就对此作了这样的述说。“京师有市取灯者,其名甚雅。”就是说,当时的京师,人们把火柴叫作“取灯”,市场上有卖,且他认为这个名称很雅致。他还引《辍耕录》,说杭州人称火柴为“发烛”,又叫作“火”,其制法是“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磺涂木片顶分许”。又引陶《清异录》,说“引火奴”、“火寸”亦是说火柴。

可以看出,在火柴的这若干名称中,“出灯”与“取灯”最为相近,是否“出灯”是“取灯”的变音呢?

把火柴叫作“出灯”,初看显得土里土气,但这个叫法,实在是极为传神。“出灯”说明人们用得着灯了,需要灯出现了,而灯所以为灯,在于它有照明的功能,但只有把它点着之后,才可照明,谁来把灯点亮?用什么来把灯点着?有火才可把它点亮,“出灯”正是可把灯点着的东西,所以,“出灯”一词,正是对这里一系列逻辑关系的陈述,简单的这么一个名称,即对其作用和功能,做出了高度概括,既形象又生动,但又不那么直白。所以笔者认为,“出灯”较之“京师”的“取灯”之谓,要更胜一筹。

高粱,别称蜀黍、芦粟等,一年生草本,被农民誉为“铁杆庄稼”的高产作物。高粱浑身都是宝,谷粒供食用、做醋、酿酒、制饴糖、做饲料,高粱的穗可做扫帚,嫩叶及幼苗经阴干青贮,或晒干后还可搭配作饲料。上世纪70年代,笔者在小店区洛阳村学校教书,那里的生产队搞副业,就是用高粱秆、根烧成的草木灰作原料,熬制土盐、火硝。

“立夏种茭子,小满种直谷”,农民依照农事谚语,适时种着像狼尾茭、疙瘩穗、离石黄等老品种的高粱。每年七八月的大暑、立秋、处暑,正是红高粱吐穗怀肚肚的时候,也是孩子们放暑假的时候,大家结伴去割草,经常去高粱地里认黑霉霉,黑霉霉是高粱的一种病,听大人说是由于种子被捂着的结果,重茬地里长的要更多些。黑霉霉嫩时能吃,老了长成黑色霉粉状就不能吃了。笔者在高粱地里穿梭,嘴里还念叨着当时流行的民谣:“黑霉霉蹩脖脖,认不得捏一捏,再认不得扒一扒,巡田的过来甩一刮”。因为一旦扒开不是黑霉霉,而是即将吐穗的高粱,这棵高粱就被毁了,所以,巡田的就怕有人到地里认黑霉霉。孩子们也最怕碰上巡田的,轻则挨打,重则要受罚。

笔者把认上的黑霉霉插在裤腰带上,快速走出高粱地,一屁股坐在柳树下,挨个剥了皮,美滋滋地吃着,弄得黑嘴黑脸。

“处暑不出头,割得喂了牛”。处暑一过,若高粱还不出穗的话,就长不成了,只能割了喂牛,这时黑霉霉也很少了。

在笔者的记忆里,高粱、玉米、小麦、糜子都会生出黑霉霉,据说只有糜子的黑霉霉能吃,但毕竟很少了,其它庄稼的黑霉霉是不能吃的。

来源:中国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