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曾经拥有永不倒塌的防震建筑(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

不该发生的事情又发生了:土耳其的凡省发生里氏7.2级地震,有许多人死亡,多座建筑物倒塌。

土耳其是我最喜欢的美丽的国度之一。那里的风土人情,那里秀丽的风光,那里古代文明的传承,尤其是那里的古建筑,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土耳其的具有超级防震功能的古建筑,谨以此篇献给真诚友好的土耳其人民,为他们祈福!

伊拉啦山谷(IhlaraValley)是一个下陷的峡谷。越走越低,似乎要走进地心。正担心如果有洪水飞将进来的话会处于很尴尬的境地时,眼球被吸引住了:峡谷旁边竖立着一束束数百个粗壮的石笋;有的瘦瘦尖尖单个出在外面;有些像一捆捆相互拥挤地靠在一起;都长着一个个尖尖的脑袋,原来这里是一栋栋天然浇筑成的石头房子。

能长出这般奇怪模样的地方大都会得到人们较多的关注,即便是在十分远久的年代也如此。眼前这个长相怪异的地方也是早就被人们相中了,赖着就不走了。赖着的方法也有些特殊,不是在旁边盖房子,而是在那些圆鼓鼓的石笋上开个洞,一家老小,甚至亲朋好友通通住在里面。结果这些本来都是实心的石笋都空了心,成了一大片内部连通的石头庄园,有厨房、储藏室、卧房、活动室等等,简直是应有尽有。并可以想像,这些石头房子是超级防震。

过了桥,进入一个在坡上古老住宅区。道路本来是给行人和牛羊通过的,现在一辆个头不小的面包车总算也能穿过。两旁都是用当地土产石头块垒起的房屋,这建筑除了旁边连着几根电线,这造型显然能固定住数千年的历史。

这个伊拉啦山谷(IhlaraValley)不是卡帕多奇亚的中心地带,甚至也不是其中的一个热门景点,或许是因为这捆石笋还不够壮观,像是上帝不小心随意撒落的一些边角剩余。还有是这地方离卡帕多奇亚的中心地有一段不短的距离,相对交通不算方便,再加上内部景点比较分散,除了眼前的这捆石笋外,还有许多石窟、教堂都散落在这下面的十多里路必须步行的峡谷中,其游览方式很花时间。

让人不得不赞叹的是人们对这自然资源的巧妙利用,甚至到了会让人产生嫉妒感的程度。有些石笋很是粗大,一二十米高,顶上尖尖,如同上帝给人们浇铸好的房子毛坯,就等待人们来完成下一步,挖挖空,开些窗门台阶,甚至雕琢些桌椅家具,就一栋栋冬暖夏凉经久耐用房子。不要说是在远古,即便是在今天,能拥有这么一栋房子可挑剔之处也就不多了。

原来这些洞穴在几十年前还有人住着。尽管洞穴里冬暖夏凉,可搞大点空间不那么容易,水电管道等现代设备也不容易搞定,再加上位置大都是在不那么方便的悬空中,慢慢人们都往地面上搬走,渐渐也就有了大量空闲洞穴

现在人们似乎已经很难判断究竟是些什么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这些石笋利里挖洞居住。大概比较能确定的是3、4千年前的赫梯人已经开始在这里很滋润地生活了一段日子,更加明确的是这些洞穴曾就是基督徒躲避罗马迫害的场所。

由于这里曾经是基督教徒的避难所,这些的洞穴中,还有一些独特的“建筑”——教堂。这些在石头里挖出来的教堂,现在或叫岩洞教堂,或叫独石教堂,反正已成了一个既有自然奇观又有文化内涵的重要景点。另外这些有教堂的岩洞不只是在这个一片石笋里,沿着这个峡谷里有许许多多的岩洞和教堂,甚至不仅仅是这个峡谷里,而是这个安纳托利亚高原中部地区上千平方公里范围内,能长出这类石笋的一大片地区。这地区有个古老的名字——卡帕多奇Cappadocia)。

那四处的谷壁上排满着一个个人工挖得的黑乎乎的山洞,就给这谷底村落增添了一份历史厚重感,似乎能把人的感觉带到远古人类洞穴文明时代,很有沧桑感。

虽说是这里是在峡谷之中,但还并没有深入地底,再加上这些“建筑”也沿着峡谷坡壁节节上升,在一些地方不仅还能看到峡谷外面的那座HasanDagi雪山,在一些角度也有相当不错的景致,并不感觉是井底之蛙,没有太憋气的感觉。

已经是夕阳西下时分,群山层林尽染。凝视脚下一片断垣残壁,遥想远年的风起云涌,感觉心头少了一份悠闲,多了万般凝重。也许,这就是探古之行的一份必得体验,尤其是在地中海沿岸。

虽然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搬入高楼大厦的大都市里生活,但依然无法否定许多古老朴实的村镇魅力,这个伊拉啦峡谷村镇更是有着让我难以忘怀的美。它的溪流、小桥、古屋,丛林、洞穴、峭壁等都呈现得无比生动;这个自成体系的天地并不大,但丝毫不觉得憋气;也不深,可已构成足够的落差、对比,从而呈现出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立体感;算不上富庶,感觉却是一派宁和、安详的景象。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生活的人们能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这里和外面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相比显然很落后,也远比五彩缤纷的时尚的大都市落伍许多,这样的生活状态无疑是不够时髦,幸福感是否也不够充分就不得而知了。

本文留言

作者徐振亚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