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清人赵翼的这一名句常为后人所称道。意思是国家的不幸反而是诗人的幸运,因为一旦诗中有了沧桑感,境界便不同了。很多文学爱好者知道这句话,然而没有切身体验过艰难,经历过沧桑的人,很难真正理解它的内涵。
我们知道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作诗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仙与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仙人是超凡脱俗的,圣人是民胞物与的,仙人是逍遥自在的,圣人是心忧天下的。李、杜二人的诗歌同样意境高远,然而李诗的风格豪迈洒脱,是仙人的境界,而杜诗的风格则是雄浑沉郁,是圣人的胸怀。
李白是一位天才,他善于直接从宇宙天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感悟“道”的存在,将充盈于天地万物之间的“道”或化为孤帆远影,或凝成两岸猿声,从自己的诗歌中倾泻而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以他是诗中之仙。而杜甫不是,他是诗中之圣,可是这个诗圣却是后天炼成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望岳》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写于开元二十四年。正值著名的开元盛世,是大唐王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顶峰。所谓文如其人,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青年,还有些盛气凌人,这也是当年的世界头号强国——大唐的青年才俊们普遍的心态。就这首诗,杜甫称得上一位前途无量的诗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可是还远未到诗圣的境界。如果没有其后的安史之乱,没有国家的不幸,残酷的战乱,仕途的坎坷和生活的艰辛,没有这些苦难的磨砺与人生的积淀,杜甫可能充其量也就是另一个王勃,很难达到诗圣的高度。然而经历了这一番艰难苦恨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脱胎换骨,易筋洗髓的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世音书漫寂寥。
这首《阁夜》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依然大气磅礴,然而却更加雄浑沉郁,更加悲壮动人。晚年的杜甫这一生中经历了国家从繁华的巅峰坠入战乱的深渊,经历了被叛军掳掠,经历了冒死逃亡,经历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官场生涯,也经历了居无定所,四处飘泊的流浪岁月,当年的壮志雄心早已在时间冲刷下,随着帝国昔日的繁荣一同化为梦幻泡影,留下的只是一个多病的躯体,以及一颗饱经沧桑的心。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沧桑并不是表面的字句,而是悲欢离合,缘起缘尽,是漫长起伏的人生经历,是历史的过程中在生命中留下的积淀。这一切难得的经历在不知不觉中渐渐丰富着杜甫的阅历,充实着他的思想,净化着他的心灵,扩展着他的天地,造就了一个忧国忧民,高贵仁慈的灵魂。诗圣,就是这样炼成的。
细草微风岸,孤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旅夜书怀》是杜甫当年离开成都的草堂后,拖家带口,在长江上飘泊,无家可归时写的。在那样窘迫的境遇下,诗人的眼里看到的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是何等博大的气度,何等磊落的胸怀?国家多难,报国无门,自己又穷困潦倒,既不能让妻儿过上富足安乐的生活,又不能致君尧舜,解民倒悬,杜甫感到自己就如同天地之间的一只沙鸥那样渺小,微不足道。然而,胸中那一腔忠义之志,那一股浩然之气却不曾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磨灭。俯仰天地,感慨古今,高贵的情怀油然而生,诗人的灵感在血液中奔涌。此情此景,何处可寄?唯有旅夜书怀。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大半生穷困潦倒,最后病死在客舟之上。死的时候,他默默无闻,千百年后,他是诗圣。一个好作家的作品非但是他的人品、气度与才华的展现,而且是他所处的整个时代的写照。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动荡的年代,以及在乱世中那个孤独却又高贵的灵魂。
国家不幸诗家幸。作为一个凡人,杜甫非常的不幸。可是作为一个诗人,他实在是太幸运了。在古往今来伟大的诗人身躯之内,想必都有一个承受了苦难,而又超越了苦难的,不凡的灵魂吧。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笔墨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