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忆苦思甜” 全民作戏
“文革”荒诞往事
我上小学和初中之时,恰处于“文革”期间。这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时代。那时,每到年终,学校都要求每个学生写个人思想总结。而每写总结,老师总要求开篇必须这样写:“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在各级“革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本学年中,我能够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并取得了××成绩……”
文章临结束,还必须这样写道:“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所以,我在本学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例如××××……今后,我一定按照毛主席关于“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再战”的教导,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一介小学生,甭说是否能做到“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连其中概念也是模糊不清的——什么是“毛泽东思想”?什么叫“政治?”这些问题不但我们这些小学生闹不懂,其实,就有些老师也未必真正懂!所以,老师事实上是在纵容、教唆、逼使小学生们讲假话——不过,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老师这样做也是无奈的——因为当时举国上下皆如此!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首先反对这种“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东西。然而,在“文革”中,这些“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东西却成了我们写总结,或者是写“思想检讨”必不可少的内容!
这种“八股”文风,从小就渗透、灌输在小学生的写作和思维之中,这就难怪它至今仍流行于中国的各级官场之中了!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那时,为了使学生们更加热爱党和毛主席,热爱“新社会”,学校经常请到来一些在“旧社会”(国民党时代)“仇大苦深”的“老贫农”前来学校给学生们上“阶级教育课”,这种课又称为“忆苦思甜课”——即:忆“旧社会的苦”,思“新社会的甜”,然后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这个过程一般是这样的:
一、“忆苦”:由“仇大苦深”的老贫农给同学们讲故事,“愤怒”控诉“旧社会”地主富农是如何残酷剥削“贫下中农”的,告诉大家:在万恶的“旧社会”,贫下中农在地主富农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都生活在“水热火深”之中,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二、“思甜”:忆“苦”之后,老贫农接着对同学们大讲特讲“解放后”“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社会”,贫下中农真正翻身做了主人,生活过得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幸福无比……
三、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老贫农的“忆苦思甜”课结束后,学校“革命委员会”主任(校长)或由村支书亲自作总结——通过新、旧两种不同社会的巨大对比,要同学们更加珍惜和热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新社会”,更加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更加热爱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更加热爱社会主义……
不过,要上好这种“忆苦思甜”课也并非易事,原因是:要选择一位“仇大苦深”,又有较高政治思想觉悟,还具有很好口才的老贫农来讲上课并易事。正因为如此,开始之时,常常会闹出一些笑话来。例如有一次,有一位老贫农在“忆苦”中,当讲到在“旧社会”遭到一位恶霸欺凌之时,竟把那位为他撑腰作主的国民党乡长称为“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青天大老爷”,顿时让台下的同学们哄然大笑,更让坐前主席台前的领导们个个脸色极为难堪,不知所措……有一次,有一位在“旧社会”游手好闲的老贫农在“忆苦”之时,竟把欠了人家赌债被债主逼得无处藏身的故事作为“旧社会”的“苦”忆了出来,同样令台下的学生们哄笑起来。从此,学校的领导们再也不敢叫这位老贫农来“忆苦”了。
最令学校领导和大队领导难堪的一次,有一位老贫农在“忆苦”之时,竟忘记了什么时候为“新社会”和“旧社会”,他在回忆了一通“旧社会”的苦之后,竟情不自禁地告诉同学们说:“不过,这些苦都还没有一九六0年的生活苦,同学们,你们知道六0年我们吃什么?吃糠!吃野菜!发得很多人都发水肿了,死了多少人你们知道么?”
这时,后面反应快的高年级学生早已笑作一团。学校“革命委员会”主任这时赶紧走上台,把老贫农的话筒拿开,低声叫他不要讲下去了……
这次“忆苦思甜”的趣事很快便在附近公社(乡镇)传开了。至今仍是我们当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从此以后,学校的“忆苦思甜”课再也不敢轻易选择一般人来上了。一段时间,口才极好的村支书,曾成了“忆苦思甜”课的固定角色。后来公社(乡)教办为此专们物色了一些口才比较好、“阶级觉悟”比较高的老贫农给学生们上“忆苦思甜”课。这些受过特殊辅导的人几乎成了“忆苦思甜”的专业户,他们轮番到各学校上“忆苦思甜”课。
这些经过严格筛选和特殊辅导的老贫农果真与过去那些未经筛选的老贫农不同,他们在忆“苦”之时,不但口齿伶俐,而且声情并茂,讲到悲愤之处,竟然痛哭失声,致使许多同学眼中也流出了同情的泪水,一些女同学更是禁不住跟着老贫农痛哭失声起来……
这时,学校“革委会”主任往往会带领在场听众高呼:
“打倒地主!”
“打倒万恶的旧社会!”
“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
整个会场顿时弥漫着强烈的“无产阶级革命感情”……
然而,物极必反,由于“忆苦思甜”活动也忒频繁了,后来,任凭老贫农再声情并茂,再痛哭失声,也没有人跟着流泪了,那些情感十分容易波动的女同学也不再痛苦失声了。更糟糕的是,有一次,当那位经常来上“忆苦思甜”课的老贫家在讲到人们熟悉的最痛苦情节时,竟哭得十分勉强而造作,令台下一些高年级男同学哄然大笑起来……虽然,这些发笑的同学都受到学校的严厉批评,并写出检讨在大会上接受批判。但“忆苦思甜”却成了同学们十分厌恶的活动了。
- 关键字搜索:
-
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