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官媒在美国攻城略地(1)(图)


央央视未来在华盛顿演播中心所在的楼,1099纽约大道  图片来源: 美国之音

2011年是中国国家媒体继续在美国进行大规模扩张的一年。在今天的年终报导中,我们将为带您回顾一下2011年中国官媒全方位进军美国媒体市场的情况,并请观察人士为您分析一下其深层原因。今天推出报导的第一部分。

2011年,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在内的中国官方媒体继续在美国进行深度和广度的进军。5月份,新华社北美分社在纽约时报广场正式启用,使新华社在美国的分社扩展到七个;新华社还设立了新华社电视网英语台(CNC World)的英语电视台,24小时滚动播出英语节目。另外,7月份,新华社还在纽约时报广场上租用了最显著的广告牌之一发布广告,外界估计,这一地区最贵的广告牌租金每月可达30万至40万美元。

从10月1号起,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和记录片节目在美国维吉尼亚州非营利地方电视网MHz的两个24小时频道上开始播出;华盛顿地区的数百万观众,只要家中电视装有天线,便可直接通过空中讯号免费收看,不须经过任何有线频道。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经证实2012年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建立一个广播中心,每天播出6小时的英文电视节目。目前这个位于华盛顿市中心的广播中心正在施工中。

报纸和广播也取得进展

另外,致力于以“美国视角”向当地读者讲述“中国故事”的中国官方英文日报《中国日报》,自2009年强力登陆美国平面媒体市场后,目前已经在纽约、旧金山、华盛顿特区及波士顿等八个重要城市中发行。为了吸引更多读者,《中国日报》还不时在当地重要报纸上加塞推出免费版面。

同样的,在美国也可以收听到中国的广播节目。比如今年7月份开始,波士顿市民转到当地的WILD-AM 1090频道,就可以全天收听中文节目,不但可以学中文,听到中文流行歌曲,还可以听到betway体育手机网 的中国新闻。该频道在全美各地都能收听到,是美国境内少数几个全天候播放中国节目的全国性广播频道。

大外宣计划的表面和深层原因

香港资深媒体人周兵今年11月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在2011年投入了相当多资金来进行海外宣传,主要是从中国的外交部门到对外宣传部门都认识到了公共外交的重要性,而公共外交的重要一点就是通过媒体对其它国家进行宣传和影响。周兵说:“中国认识到在有一点硬实力的时候,它的软实力和其它国家有差别,尤其是让其它国家了解到,中国在文化、道德方面,在其它非硬实力方面,也能够称得上和它硬实力相称的世界大国的地位,因此中国政府最近做了很多动作,也投入了大量资金。”

香港《动向》杂志主编张伟国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指出,中国政府之所以推出“大外宣计划”,除了通常台面上人们知道的抢夺话语权、增强软实力外,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他说:“二三十年来中国已经发展成一种权贵资本主义的模式,共产党的腐败也是众所周知的,这个方面表现在中国意识形态控制领域里面,比如象李长春家族、刘云山家族, 他们不但把大的电子媒体、传统平面媒体,连造纸、图书印刷,都划归给不同的家族利益集团控制。所以实际上,(大外宣)表面上看是国家的,实际上是某一些家族的利益集团在里面。”

张伟国接着说:“大外宣的出台,懂得国际媒体的人都知道,这不是靠钱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他们还这么肆无忌惮地去做呢?这里面就有很大一块利益在里面,因为他这样做了,这些钱表面上可以名正言顺地花到他们那几家利益集团的份上,他们有这样的名义用这笔钱。”

中国官媒的公信力遭受质疑

美国理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研究中国媒体的学者约翰·吉里克曾经在2003年帮助央视9套重新定位,让九套节目在2004年成功改版成英语新闻频道。当时他是协助改版的两名外国专家中的一名。吉里克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他在1990年代末第一次在央视供职的时候,就了解到央视从1997年后开始就在考虑建成中国的CNN或者BBC,如今十五年过去了,这个计划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吉里克表示,要判定包括央视在内的中国官媒是否能够在美国取得成功,还需要至少十五年的时间。不过,这种机会对中国记者来说倒是一个增加历练的大好良机。他说:“中国记者们有机会在一个非常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中提高自己,他们可以看看美国的记者是如何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报导的,他们也可以看看他们的报导是否会受到来自中央政府的压力,是否能够被接受、被采用。”

记者采访的几位观察人士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虽然中国大外宣计划的表面目的是要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但是众所周知,国际形象不是靠金钱堆积起来的。目前,中国的官媒处于政府的严厉管制下,要在美国的受众中建立起新闻公信力,估计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到的。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