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13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将审核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人民网”)的上市(IPO)申请。虽然其收入和商业模式备受争议, 但有中共意识形态机器加持, 人民网顺利过会应该不会有意外, 很快人民网将成为中国官方媒体中首个成功上市的典型; 随后,新华网, 甚至中央电视台也将可能陆续上市。
此前的1月9日,人民网在证监会官网上披露了招股书,公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招股说明书”,依法公布了其运营状况、商业模式和财务状况。
招股书披露,2010年,国新办召开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工作座谈会,对外宣布三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以及七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被列为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单位。
人民日报社直接及间接持有人民网79.54%的股份。人民网董事会由12名董事组成。人民日报副主编马利任人民网董事长,廖玒任副董事长、总裁兼总编辑。知名投资人熊晓鸽任独立董事。其他董事会成员还包括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等。
2010年6月,人民网发展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进行增资,2010年底前,人民网进行了二次增资,共增资2.7亿元。是政治权力而非市场占有率和商业模式,才是人民网上市的根本助推力。
招股书公布后,许多财经人士对人民网的招股书展开深入分析,但许多报道都被网管部门下令删除,而传统媒体也接到不许质疑的禁令。
人民网本次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约6910.57万股,总股本约为2.76亿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资总额约为5.27亿元。
据披露,人民网主要业务由互联网广告业务、信息服务、移动增值业务和技术服务四个方面组成,其中,2010年近51%收入来自于互联网广告业务达到1.68亿元。截至2011年1-6月,互联网广告业务实现收入1.3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1.67%。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betway体育手机网 一轮私募增资的情况粗略计算,其时人民网的估值在15亿元人民币左右,市盈率则达到约19倍。
一位传媒行业资深分析师认为,“人民网很难估值,因为它不是一个市场化的定价,也不是一个市场化的发行。”人民网的上市更多的是一项“政治任务”,并非市场化行为,而人民网的收入也是依赖国家和股东的支持。
人民网所做的项目大部分服务于政府,政府采购业务收入是人民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从招股书披露的前五大客户情况来看,财政部是2008年至2010年以及2011年上半年人民网的第一大客户。
财政部连续4年都是第一大客户,2010年为承办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服务支付7000多万人民币。这项收入,占当期营收比例分别高达29.53%、22.07%、28.67%和13.02%。
财政部不是盈利机构,其收入从哪来?从财务处理上,IPO承销商将财政部将拨付官方喉舌的行政拨款处理成了“政府购买服务”的“营业收入”。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重大销售合同,金额在200万元以上正在履行的合同一共14份,涉及总金额为4,981.60万元。而披露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预收款项有1.1亿元。
另外,根据招股书负债的主要构成及变动分析一节披露的预收款占总负债比例的横向比较,其他互联网企业预收款比例普遍在10%以内,而人民网预收款占比达到81.43%,让人不得不怀疑预收款的合理性。
有人怀疑,那么人民网极可能对其现金流量表进行了粉饰 ,故意提高其经营现金净流量,甚至掩盖经营现金流量的逆向趋势。
“要么人民网虚增了应收账款和/或收入,要么人民网的款项回收工作出现了严重问题。”
人民网的子公司人民搜索,2010年收入为零,利润却超过三千万,钱从何来?
对此,一位传媒行业分析师则表示:“很难理解人民搜索披露的财务数字。搜索行业本来前几年就是高投入的,一开始都是低收入,比较大的亏损。人民搜索为什么要做出3000多万元的利润,让人费解。
招股书显示,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下发的有关通知,人民网从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底享受企业所得税免征税收优惠。金额分别为2024.88万元和905.68万元,分别占当期税前利润总额的25.68%和29.93%。
此次上市拟融资额超过5亿,其中将有2亿元用于采购,但是招股书显示,人民网采购一台iPhone或者iPad价格为1万元,采购一套杀毒软件单价10万。这笔钱将去向何处?
根据招股书显示,人民网技术平台改造升级项目中的设备购置明细第54项,公司拟购买的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型号为“iPhone、iPad等”,拟斥资40万元购置40台,平均价为1万元。
目前市场价,iPhone4的零售价3988元,iPad2的零售价3688元,市场价仅3000多元的设备,人民网却敢作出1万一台的预算,并堂而皇之地写在公开文书上。
对此,财经评论人谢文认为,人民网上市“没有其他的原因,上市就是为了圈钱。”人民网只是利用政策便利来实现盈利,而上市只是满足领导的意愿。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