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发现疑似女娲骸骨
山西省吉县人祖山的“人祖庙遗迹”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记者叶修综合报导】国内媒体报导,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人骨,经北京大学碳14同位素测定,其年代距今约6200年前,还有明代的书墨题记,一些专家认为可能是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女娲遗骨,也有评论报导认为又是再利用文化为当地旅游开发的功利说法。
据新华社报导,吉县2日至5日召开人祖山考古文化旅游鉴评听证会,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23位考古、历史、神话和民俗专家在考察人祖山后,形成上述共识。
人祖山位于黄河中游,主峰位于吉县城东北30公里处,海拔1742.4公尺,历代庙宇多达200处,主峰顶端的人祖庙占地面积1400平方公尺,内有伏羲皇帝正庙及娲皇宫。娲皇宫在文化大革命期间(1984年)遭人破坏。
直到2011年8月至10月9日,考古工作者才对人祖庙进行“抢救性”整理,发现战国、汉唐、宋元、明清到民国的遗物291件(套),并在娲皇宫积土中找到人骨、木函残片和距今2100到900年作为祭品的动物骨骸,并被认定为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祭祀女娲的考古遗迹。
报道称在女娲塑像下发现遗骨,包以黄绫,盛于木函。木函上墨书写道:“大明正德15年(1520年),天火烧了金山寺,皇帝遗骨流在此,16年上梁立木…皇帝遗骨先人流下”。因此,明代人的墨书记载,把这份人骨遗骸称为“皇帝遗骨”。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女娲于洪荒时代用泥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但专家认为,在母系社会女娲首先是原始氏族的名号,同时也成为氏族首领的名字,木函题记中“皇帝”之说,可能是某代或最后一代女娲,是后人对母系社会首领女娲崇高地位的追称,因此这个遗骨是明朝人认为的“娲皇”遗骨。
人祖山考古鉴评会会场
华西都市报则评论报导,新华社报道此事时,配了一张专家论证会议图片上有一条 “人祖山考古文化旅游开发鉴评听证会”的横幅,表示当地尚未对外公布这项发现时就已开始计划旅游开发,此次娲皇遗骨如同曹操墓般。在一些文物学者为抢救文物奔忙时,某些专家却为文物遗址乱背书,为旅游开发歌功颂德,失去了学者的独立判断,这种学术权力唱双簧,导致功利主义在文化领域的盛行。
网友纷纷调侃,有没有找到补天用的五彩石头?无语了,下次得找到玉皇大帝了。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