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3号台风启德(KAI-TAK)的袭击下,截至8月19日越南共有10人死亡、3人失踪,约有6000栋房屋和2万1500公顷耕地被淹没。本月初,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和北部16个州因集中暴雨导致将近100人死亡,灾民达345万人,财产损失达7000亿韩元。这是每年都在不断重复的亚洲洪水消息。
去年,泰国首都曼谷因昭披耶河的泛滥而被淹没,造成了815人死亡,经济损失达18万亿韩元。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100多个零件生产企业被淹没,导致全世界硬盘价格猛涨。
亚洲的水灾成了每年例行的新闻。据世界银行(WB)统计,在过去的30年间,全世界40%的洪水都在亚洲地区发生。也就是说90%受灾人口集中在亚洲。今后该问题还将越来越严重。亚洲开发银行(ADB)8月15日警告称,2025年将有4亿1000多万名亚洲城市人口受到洪水灾害。以2070年为标准,处于危险中的世界10大城市(按人口)有9个集中在亚洲,包括加尔各答(印度)和广州(中国)等。
讽刺的是,亚洲的城市们都在迅速发展。美国外交专刊“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选出了2025年世界75个快速发展城市,亚洲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尤其是中国,共有包括上海、深圳等的29个城市入选。首尔也排名在37位。相反欧洲只有巴黎等3个城市停留在中等圈,显示出了明显的退潮。
也就是说,亚洲飞速的城市化和城市洪水(urban flooding)是一枚硬币的两面。ADB评价称“(亚洲的)城市化在过去20年间对气温上升、暴雨、洪水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亚洲的城市化比率预计将从2000年的35.5%增长到2020年的62.9%(全世界67.2%)。这是史无前例的速度。联合国预测到2025年人口超过1000万名以上的超大城市(megacity)将达37个,其中亚洲占21个。
这些亚洲新兴城市的特征都是沿着海岸线兴起。吸收海岸流动人口的劳动集约产业和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加速了海岸城市的形成。长此以往,这些城市暴露出了海平面上升和地基下沉等危险。相比人口的急剧增长,灌溉和排水设施过于不足。再加上该地区降雨集中在6~9月的自然气候特征,存在发生天灾人祸的可能性。
尤其值得注意的国家是中国。截至2030年,中国预计将开发6万3600平方公里的海岸低洼地,这是荷兰加上比利时的面积。人口也将急剧增加。1978年人口才30万人的深圳2006年增长到了800万人。亚洲100万人口以上的4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一半。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1/3耕地、2/3人口、60%城市和80%GDP都处于洪水危险地带,应对水灾的准备十分脆弱(杂志“灌溉与排水”2010年)。
考虑到集中于亚洲的企业、资金和人口,亚洲洪水今后将造成更大的危害。目前人口800万人的越南胡志明市预计到2050年人口将有1200万人至2200万人前来生活,他们的经济活动将占越南GDP的40%。若再次发生1997年越南大洪水,则将有1250万人受灾,有200万人成为“气候难民(climate refugee)”。受灾规模难以用钱衡量。这就是英国的危机管理分析机关梅普尔克罗夫特(Maplecroft)公司强调“新兴国家经济的全球影响力越大,他们管理自然灾害的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的理由。答案只有一个。正如ADB所忠告的那样,应该依靠发达的经济能力和技术力量努力进行“绿色城市化(green urbanization)”。
原标题:城市化的逆袭,2025年亚洲4亿人口将成为“气候难民”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