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


灵渠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也叫兴安运河或湘桂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有22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灵渠在秦朝开凿。秦统一六国后,为进一步完成统一局面,北击匈奴,南征岭南。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为解决南征部队的粮饷运输问题,派监御史禄(人名,一名史禄)凿渠运粮。在杰出的水利家史禄的领导下,秦朝军士和当地老百姓一起,付出了艰苦劳动,劈山削崖,筑堤开渠,把湘水引入漓江,终于修成了这条运河。

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之间,隔着巍巍的五岭山脉,陆路往来很难,水运更是无路可通。但是,长江支流的湘江上源与珠江支流的上源,恰好同出于广西兴安县境内,近处相距只有1.5公里许,中间的低矮山梁,高不过30米,宽不过500米。灵渠的设计者利用这个地理条件,凿出一条水道,引湘入漓,联结湘江、漓江,勾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


灵渠地图

灵渠长约30多公里,宽约5米,开凿灵渠,先在湘江中用石堤筑成分水铧嘴和大小天平 ,把湘江隔断。在铧嘴前开南北两条水渠,北渠通湘江,南渠就是灵渠,通漓江。湘江上游,海阳河流来的水被 铧嘴 一分为二,分别流入南渠和北渠,这样就连接了湘江和漓江。铧嘴 类似都江堰的 鱼嘴,当海阳河流来的水大时,灵渠可以通过大小天平等溢洪道,把洪水排泄到湘江故道去,保证了运河的安全。灵渠选择在湘江和漓江相距很近的地段,这里水位相差不大,并且使运河路线迂回,来降低河床比降,平缓水势,便于行船。灵渠的设计和布局都很科学。在世界航运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

灵渠的渠道工程非常艰巨复杂。南渠一路,都是傍山而流,途中要破掉几座拦路的山崖。尤其是在跨越分水岭,即太史庙山时,更要从几十米高的石山上劈开一条河道。这样的工程,全凭双手和简单工具,其艰辛程度不难想像。

灵渠工程体系完整,设计巧妙,通三江、贯五岭,沟通南北水路运输,在技术上利用了都江堰的先进经验,充分显示了当时人的创造才能。

灵渠分大、小天平、铧嘴、南北渠、泄水天平、陡门五个部分。大、小天平成人字形,是建于湘江上的拦河滚水坝。大天平长344米,小天平长130米。坝高2~2.4米,宽17~23米。汛期洪水可从坝面流入湘江故道,平时可使渠水保持1.5米左右深度。因其能平衡水位,故称天平。铧嘴筑在分水塘中、大小天平之前,形如犁铧,使湘水“三七分派”,即七分水经北渠注入湘江,三分水入南渠流进漓江。

2000多年来任凭洪水冲刷,大坝巍然后立。内中奥秘,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维修大坝时才发现。原来秦人将松木纵横交错排叉式的夯实插放在坝底,其四围再铺以用铸铁件铆住的巨型条石,形成整体。

灵渠一些地段滩陡、流急、水浅,航行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古人在水流较急或渠水较浅的地方,设立了陡门,把渠道划分成若干段,装上闸门,打开两段之间的闸门,两段的水位就能升、降到同一水平,便于船只航行。灵渠最多时有陡门36座,因此又有“陡河”之称。1986年11月,世界大坝委员会的专家到灵渠考察,称赞“灵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陡门是世界船闸之父。”

灵渠修成后,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作用。秦始皇就在渠成的当年(公元前214年),平服岭南。汉武帝在平定吕嘉的叛乱中,也曾利用这条交通线。

灵渠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自秦以来,对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