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流失海外的消费肥水引回来
在黄金周期间,中国银联持卡人在境外的交易额同比增长了33%,而有媒体估算出今年黄金周国人境外消费总额将达到480亿元以上。
今年中秋节、国庆节8天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25亿人次,比2011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0.9%,实现旅游收入2105亿元,比2011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4.4%,游客人均花费支出495元。据商务部监测,9月30日至10月7日 ,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8006亿元,比2011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增长15%左右。
加上海外的巨额消费,凸显中国消费潜力之大。实际上,当前选择赴海外、境外旅游消费的群体越来越多,已经延伸到中产阶级以及以下。从海外消费商品看,已经由奢侈品发展到一般消费品。海外奢侈品比国内廉价许多,一般消费品比国内也便宜,甚至中国出口到海外、境外的一般消费品包括服装在内在海外、境外购买比国内还廉价。就在今年8月底英国《卫报》发表文章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青睐于出国旅游,在海外的中国游客的消费额可能会超过德国人和美国人成为世界第一。今年中秋、国庆长假再次领教了中国人海外消费的巨大潜力。
就中国经济而言,可从两个方面分析海外消费的利弊。海外境外消费有利于消化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给运用外储减轻了压力。大举进行海外投资和引导国人海外旅游消费是中国倡导的消化外储的措施之一。
从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下滑境况而言,国人消费能力严重外流对于启动内需消费无异于在拉偏套。应对本次经济下滑的主要措施是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主要是启动国内消费。消费能力严重外流必将弱化国内的消费规模和能力,对中国经济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投资不可持续、出口难以为继情况下,急需通过启动国内消费来稳增长。而国人出国旅游购物却造成了消费能力的大量流失,对刺激国内消费是负效应。每年呈现两位数比例增长的消费能力外流,不能不引起我们关注和重视,不能不引起我们思考国内消费环境和刺激国内消费的措施是否周全和对路。
这从深层次上反映出我国收入分配上的巨大差距。这种巨大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消费启动的一堵看不见、摸不着的篱笆墙。具体表现在,由于国内收入的巨大差距,使得消费意愿最强的中低收入者不但收入低而且社保不健全,既没钱消费又不敢消费。而少数中高收入者有能力消费,却消费意愿不强,并且往往走出国门到海外消费。两方面挤压,使得我国国内消费成为一个空档期,成为一个不受青睐、被消费挤出的市场。还包括消费环境、消费安全、物价水平畸高等因素,关键在于消费环节税费太重,无论是进口奢侈品还是国内一般商品中嵌入的税费太多。
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如今以及今年的大长假旅游消费看,再到消费的巨额外流,再次证明中国不是没有消费潜力,中国的消费能力给点阳光就会灿烂。10月份受长假影响消费井喷,这对下滑的经济是雪里送炭。关键是刺激消费的措施手段要对路。
大幅度减税,将高物价降下来是治本之策。从长远看,应该加大企业转型力度,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尽快创造出自主品牌,知名品牌,吸引外流的海外消费能力尽快回流。把流失到海外巨额消费能力的好钢,用到稳增长的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