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超强话题配上图片席卷国内外各大小媒体,那就是空气重度污染,北京PM2.5指数爆表,让我不由得怀念起北京的蔚蓝天空。其实,北京的空气污染话题又不是第一次这样牵动人心,印象比较深的是去年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描述,令人忍俊不禁:“初夏雨后第二天往往是北京最怡人的天气,天空蓝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
所谓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水平是什么样呢?记得母亲第一次来日本,回国后总念念不忘蔚蓝色的天空和那下面的瓦蓝色屋顶,好多次提起“你还记得吗,坐在电车上看到那么干净的天空和房顶?”,我可能属于见多不怪了,对于车窗外的景色居然没啥太多印象,更不会有母亲那么多的感触,还老挤兑她说“您啊这是崇洋媚外”。但是自那以后,每次回国飞机降落在浦东或是首都机场时真的开始感叹于母亲的感叹。看到那个灰色的、压得很低的天空自然想起日本的阳光下那一片片闪烁的黄色、蓝色屋顶,就怕比较,不比不知道,一比真懊恼啊。
参加工作没多久来日本参观总公司工厂、接受培训,当时关西某机场使用公司的成套锅炉设备,陪著一起参观的日方人员正好是此项目的设计者之一,介绍起一些设计变更时提起“原来准备的是这样的,由于当地住民抗议说数据超标影响环境,于是不得不进行那样那样的改进”,住民一抗议,政府就不能无视,再大的企业也不能当耳边风,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不按规矩出牌就不能正常运营。
说到机场,想起另一则旧事。有一年的夏天去北京出差后回东京,傍晚的航班不巧遇上雷阵雨,无奈等到一个多小时后雨过天晴,办完登机手续在舱内坐定下来没多久,机长通知因为预计到达时间在22点以后,无法降落成田机场,航班因此取消。很倒霉的一次经历。
虽说成田机场的话题有点复杂,不便在这儿展开,但是废气也好,噪音也好,正是有了住民的抗议,有了政府和企业的重视,日本才能从经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夺回干净的天空。
青春时代在北京度过了十数年的岁月,虽然无数次见识了北京四月的漫天黄沙(为了遮挡扑面而来的黄沙,用一层薄丝巾把整个脑袋都包裹起来的体验,我相信肯定很多在北京生活过的人都经历过),也见证过北京十月的万里晴空。
那时从大学宿舍到教学楼去上课,上完课去食堂、回宿舍,抄近道的话都要横穿大操场,常常会因为谁的一声惊呼“看,天空多蓝”,大家一齐站在原地仰起头来了,望著蓝天如痴如醉。但是,我知道起码现在北京人仰起头来看不见蓝天了。但愿这次的恶劣环境可以成为彻底整治的直接动力,早些还给大家一个干净的天空,让孩子们可以在室外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