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凤凰围城,切片官商样本(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

自4月10日开始收取148元门票起,凤凰古城部分店铺关门停业、商家聚集围堵抗议、多家旅店零入住等现象引发社会热议,县政府不恰当的回应也使舆论浪潮一波三折。“带女友回家被索要门票”、“凤凰古城负责人出雷语”、“凤凰县政府召开发布会”等事件屡现报端,引发一轮又一轮的网友声讨,甚至有大V微博网友发出倡议,呼吁网友五一假期不要去凤凰古城以抵制收费。


凤凰围城,边城变围城!(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配图)

权力与资本合体化

在“凤凰围城”收费,实行"大门票制"的事件中,我们看到权力肆意地越界和资本狂野地膨胀。因此,有必要先将权力与资本之间关系讲讲透:

对资本而言,和权力的结合可以得到实在的好处,在权力至上的社会里,“利出一孔”,政治资源意味着绵延不绝的经济资源。因此,资本得到权力庇佑之后,就可以一本万利或无本万利地获取更大的利益。这正是中国商人不惜血本也要去争个红顶子戴戴的关键原因。


权力与资本合谋,拔毛凤凰(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配图)

对权力而言,和资本的结合能让权力变现,可以完美地实现利益的输送,这也是官员权力寻租的最佳途径。在我们这个社会,权力还真身不由己地要与资本结合,首先,这是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千里做官只为财”,升官发财是很多中国人的中国梦;其次,政绩唯GDP的必然,我们整个国家信仰就是GDP,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之下,一个官员若真想有大作为,就必须考虑如何运用权力让资本来撬动GDP。在政府唯GDP、民众唯金钱的功利主义社会之下,必然会促成权力与资本的媾合。

在我们这个社会,权力和资本都像吃上了春药,合体的冲动非常强烈!依笔者之观察,资本与权力勾结,概能分成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政商合体化,即成立即官即商的公司,这是权力膨胀的极致。

在威权政体之下,权力至高无上,可以掌握和垄断所有的社会资源,一旦权力与资本合体,必将无往而不利,无敌于天下!为何如此强势?原因很简单:当经营活动需要政府出面时,这种公司因本身就是官办性质,因此具有极强的行政干预乃至决断能力,简而言之,政府的政策可以围绕着公司利益来制定;当经营活动要批上市场的外衣或者打出市场的旗号时譬如要涨门票,则将涨价行为标定为公司的市场行为了。

因此,官商合体组建的公司,往往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凤凰县政府与叶文智古城旅游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要官方出现,凤凰县就像神一般存在了,通过行政命令来推动围城收票,实行“大门票制”,谁不服,就通过警察约谈;要公司出现了,公司就抛出理由大叫涨门票,抛出一大堆市场决定价格的理论。如此一来,凤凰古城的旅游收益尽落入这个公司的囊中,从而实现政府的权力与叶文智的资本“双赢”。

其实,中国诸多产业领域都是如此版图,比如烟草局之于烟草公司,发改委之于“三桶油”……凡是此类政商合体化的公司,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必定会极垄断之能事之。当然,实现了永续的暴利,这类官商合体的公司还会在一边卖乖,赚了钵满盆盈照样说亏了老本,为新一轮涨价预热!

第二种是政府“部门化”,即政府降格成为公司服务的部门,这是资本扩张的极致。

在政府唯GDP马首是瞻的发展导向之下,当公司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并且积累了绵厚的政治资本,那么地方政府很有可能够为了经济利益,自动降格,扮演起这家公司附属部门的角色。

这种政府沦为公司"部门"的现象,在目前阶段,还是相当普遍的。比如江苏江阴的华西集团,透过现象看本质,它只不过吴氏家族企业而已,但是它巧妙地控制了华西村的一切权力,村委会和党委会为吴氏家族所控制,并全力为这个公司服务,因此,这些权力部门与公司的附属部门毫无差别。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华西集团资本的扩张,成为江阴市的骨干企业,即使江阴市政府甚至无锡市政府都情不自禁地自动降格,为华西集团发展开绿灯,制定特殊政策。其实,这类现象最明显莫过于“避邻运动”中的那些涉事的企业,应该说这些企业严重危害到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民众的生命健康,但是政府把屁股放在企业那一边,"权力为资本铺路",甚至"权力为污染提供保护伞"。

政府降格为公司的部门,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地方财政与税收直接挂钩,而作为当地骨干企业的公司恰恰能给地方政府带来绵厚而持续的税收。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地方政府势必对这样的纳税大户——公司奉若上宾,并且视之为“衣食父母”,尽可能地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特殊照顾”,扮演起大公司诸如公关、安保、宣传等部门的一类角色,甚至通过"特事特办"做一些违法的事,来稳定公司永远落户当地。

由此,也可以解码“凤凰围城”的冲动了:官员主政一方,GDP增长和仕途发展,可谓名利双收;对商业资本投资者来说,有政府的积极保驾护航,一本万利甚至无本万利地赚个盆满钵盈,可谓再美不过了。

权力与资本可以互相勾结,在短期内,对两者来说,确实是实现了双赢。但对广大民众而言,它们的双赢恰恰是牺牲了民众的利益,无疑加重了民众的被剥夺感,积聚起广阔的民怨,从而激化社会深层次矛盾。因此,从长期来看,权力与资本媾合必定会恶贯满盈,削弱民众对权力的认同的支持。

有了权力与资本这层暧昧的关系,就下文可以切入“公共资源泛市场化”这个话题了。
  
公共资源泛市场化

在威权社会,权力最大程度地控制一切社会资源,比如掌握着自然风光的景区、人文历史的古镇等等,甚至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同时,政府等公共权力机关又拥有较多公共资源分配和管理职能,加上权力没边界又不受监督,无论出于个人私欲的权力变现,或出于政绩考虑的GDP崇拜,都会促使政府等公共权力机关热衷于处置公共资源。

这种变卖(或者称之为“变现”)行为不管合不合法,反正许多地方政府一直在推动着,将这些“公共资源”转化为“商品资源”,出售给企业,从而换取短暂的收益。

1、公共资源的泛市场化

以笔者观察社会的经验来看,现实情况正是如此,许多地方政府都急着想把公共资源变现,该卖的都卖掉,一轮接着一轮,而且越卖越疯:先是国有企业该转的都转掉了,大肆贱卖国产,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处理完国有资产后,再是处置埋在地下的矿产资源……如今该卖的都卖的差不多了,又疯狂地热衷于拆迁征地,目的当然也是非常明确的,囤积地皮,卖给房地产开发商,许多地方政府已经沦为“卖地政府”了……

这年头,在唯GDP马首是瞻的政绩观指导下,哪一届地方政府能换捣腾出点公共资源来卖,就是有作为的地方政府了。于是,凡是该拿出来卖的全都卖了,反正卖的是也是公家,孙卖爷田不心疼!正是因为如此,公共性的资源比如历史文化名城、山水自然资源等等,本来是属于全民的资源,经过政府这么操作下来,统统变性为少数投资者获利的“市场资源”了。

这些本属广大民众的公共资源,经过“地方化、私有化、市场化”之后,渐渐地成为各路诸侯的“私产”。公共资源无可挽回地走上了“泛市场化”的道路,反正什么都要市场化了,于是,住房泛市场化了,教育泛市场化了,医疗事业泛市场化了,甚至连殡葬事业也泛市场化。虽然这些产业表现为市场化,但又不完全的市场化,因为我们这个社会依然是权力至上的社会,至始至终保持对资本“通吃”的能力。可以这么说,中国市场真正操盘手依然是政府,所谓的中国特色市场,一言蔽之就是政策市。

这也正是我国目前社会的真实写照,凤凰古城收费、房产交易20%所得税,集中反映了目前官与民争利的趋势。政府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政府,而达到这些都是通过制定规则来实现的,因此,最苦的,还是真正创造价值的人民,因为最底层的人民压根就没有权力话筒!

2、凤凰泛市场化的范本

笔者也算是从事过多年的旅游项目策划,以我的经验来看:此次“凤凰围城”,实行“大门票制”,真正的推手并非叶文智的古城旅游公司,而是为利益驱使的凤凰县政府。

实行打包式“大门票”制的凤凰古城,将收取148元的门票,而这148元县政府绝对是最大的受益方。县政府主要抽取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两费一金”,即资源有偿使用费15元、旅游宣传促销费7元和价格调节基金11元,一共是33元;第二部分是企业经营产生的相关税收,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等费用;第三部分是直接的门票收益分成,作为收费的三大景区之一乡村旅游归口属于县政府独资的铭城公司。

如此粗算,县政府就轻易地切走了门票近一半的票值。

但是,让人们感到质疑的是:凤凰古城的核心景点都被凤凰县政府前几任官员悉数转让了,8处景观转让给叶智文的公司,南华山神凤景区则转给了启盛(凤凰)旅游公司……可以说,凤凰政府该卖的都卖完了。然而,新成立的凤凰古城景区管理服务公司,叶智文的古城旅游公司占51%,县政府独资的铭城公司占49%(刚开始还称是“土地入股”,也就是虚拟股而已),两者合谋围城收费。按理说,叶文智的古城旅游公司控制着几个景点,县政府的铭城公司又控制了哪些景点?何况核心景点都已经转手,剩下的要么是古城的民居私宅,要么就是属于大家的道路、城墙、河流等公共设施了。这只能说明:县政府又想将这些公共资源转化为商品资源。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整个凤凰古城是属于公共资源,属于全体居民的,叶文智的旅游公司只有城里景点的经营权,没有占有整座古城(包括经营)的权力,因此,无论是凤凰县政府还是叶文智的古城旅游公司,若没有得到民众的授权,是无权围城的。但是,一意孤行的凤凰县政府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不仅处理掉了这些公共资源,而且连居民的居住权也一起给打包处置了——这正是此次事件最大的荒诞之处!

公共资源泛市场化后,公共资源转化为“商品资源”,作为商品,资本一定会过度消费,从而实现它的收益回报。凤凰古城彻底的商品化,它就面临着"商业至死"的危险。接下来,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谈谈凤凰古城商业化的问题。
  
凤凰古城过商业化

1、“凤凰多少人假借你之名,谋一己之利”

凤凰城能不能收费?有人说,若匹之以西安、北京这样庞大的古城,围城收费便有些荒唐可笑了;但配之以乌镇、周庄这样玲珑的古镇,围城收费似乎有理可循。主要是凤凰古城就是介于城与镇之间,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处境比较尴尬。

但是,收与不收费都无法绕开一个“利”字。说白了,很多人都把凤凰古城当作下金蛋的凤凰。而且,这些人都在打这个金蛋的主意,能够独占自然最好,若独占不了,那最好少数人来瓜分。诚如有人说的“凤凰----多少人假借你之名,谋一己之利”!据有关报道,操作凤凰这个旅游项目的背后,其实有不少亿万级的隐形富翁们,他们通过代理人叶文智在操控着这只凤凰。

作为凤凰古城旅游的最大操盘手叶文智,虽然以旅游策划见长,但是其策划手段并不是很高明,只会砸大钱搞轰动效应来吸引眼球,并不善于挖掘文化提升内涵来包装旅游产品——充其量,他只是个成功的商人而已!也正是如此,才有如今凤凰古城商业至死的结局。

凤凰古城经过这么多年的开发,地方政府和叶文智的公司从游客身上挣了这么多钱,所谓“有钱好办事”,按常理,凤凰应该越变越好才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由于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过于浓重,大伤凤凰的“精气神”。

围观2012国家文物局印发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我们就可以发现凤凰古城的文化价值的消失,2006年“凤凰古城”这个名称悄然更名为“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

这个“防御体系”已经不是凤凰古城了,而是凤凰区域内的镇城、营城、汛堡、屯堡、碉楼、哨卡、边墙7大类别15个保存相对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军事防御遗存点,这些体系基本与凤凰古城没多少关系。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由于旅游开发过度,凤凰古城作为遗产的“真实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果继续以“古城”申报,则需要整改、恢复原貌的强度太大,而这几乎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了。如今的凤凰早已变异,凤凰古城沦为仿古建筑群了,凤凰古城中留存的只有一部分属原始建筑,这些原始建筑中也并没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多的是后来为了商业而盖的新建筑,作为文物来说,古城已经先天不足,而且也无法改造。

2、“原来的宁静和诗情画意几乎都没了”

对于到过凤凰古城的游客而言,旅游开发过度的感受可能更为直接和强烈:

身临其境,满眼都是店招、店牌、商铺,让整个小镇显得拥挤而浮躁;道路两旁是一家接一家商店,货物琳琅满目,但晃眼瞧过去,跟全国各大旅游景区一个模板,八成都是义乌货;商家们都喜欢在最显眼的位置放上大标牌,向顾客证明自己才是某电视台或某网站推荐的正宗独家,是孤本绝版,错过不候,但是多看几家却是同一套路,原来这只是商家拙劣的炒作,李鬼和李逵早已真假难辩;正当你意兴阑珊,一群盛装的苗家女向你款款而来,似曾相识,激起内心的诗意,可到你身边塞上来的却是商家的一份广告,一切好感顿时石化;走进梦寐以求的吊脚楼,想体验凤凰民居生活,却发现原住民早已迁走;等待夜晚华灯初上的那份朦胧,殊不想恍若来到秦淮河畔,一样的酒吧,一样的霓虹灯,一样猎奇的眼光……城市的灯红酒绿移植到古城,仿古商业模式嫁接上了城市的声色犬马……


凤凰古城商品义乌货化严重(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配图)

好一个恶俗!正因为如此,即使支撑古城镇收费的阮仪三教授,说起凤凰古城,也一样痛心疾首“原来的宁静和诗情画意几乎都没了!”

凤凰古城,它只不过是一个仿古建筑群而已,文物价值其实并不高;作为吊脚楼文化,有千户苗寨这样的替代品;作为文化名人,沈从文无论其为人还是其作品,基调都是恬静,显然与如今躁动的凤凰是格格不入……相对山西平遥、云南丽江这两座古城早已世界文化遗产,而凤凰古城离世界文化遗产越来越远!如今,凤凰古城又推出“大门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与现代体验式旅游、休闲式消费是格格不入的,将真正旅游爱好者拒之于门外,妨碍游客的深度体验,同时又损害了原有的商业模式,特别是粗暴的“围城”方式,将严重地破坏文化生态、干扰居民生活、扰乱利益格局,从而制约旅游的多元化业态,这绝对是逆旅游发展之趋势。

解码凤凰围城,我们发现:“权力与资本合体”的冲动非常强烈,导致“公共资源泛市场化”,从而将凤凰古城转化为“商品资源”,最终导致它商业至死。

 

官商合谋,谋财害命,杀凤凰取卵,此举难有涅槃!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贾也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