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2013年07月05日讯】导读:1890年7月3日,国学大家陈寅恪生于长沙。其少承家学,后留学多国,学贯中西,通晓今古十几种语言,开创以诗证史、以史解诗之方法,发展了历史考据学,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为清华国学四导师,毕生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969年逝于广州。傅斯年评价其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1]
海宁王先生[2]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3]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4]曰:宜铭之贞玟[5],以昭示于无竟[6]。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7]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8]。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9]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10]而永光。
注释:
[1]本文选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海宁王先生: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号观堂。现代学者,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导师”之一。1927年6月2日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生平著作六十余种,研究领域涉及文学、美学、甲骨文、金文等,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著述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3]煦育:养育。裴度《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煦物如春,化人如神。”
[4]佥(qiān):全,皆。
[5]贞玟(mín):石刻碑铭的美称。玟:似玉的美石。
[6]无竟:永远。
[7]俗谛:佛教名词,指世俗的道理。
[8]“非所论”句:王国维自沉后,对其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与罗振玉的个人恩怨有关,有人说是为溥仪小朝廷殉节。
[9]真宰:天为万物的主宰,故称真宰。
[10]三光:日、月、星。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