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落不明的芒果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2013年07月09日讯】1968年,“文革”进入“斗、批、改”阶段。出于推动全国形势发展的需要,毛泽东决定向一些问题突出的单位派出工人、解放军,主持这些单位的群众运动。为了慰问这些“战斗在革命第一线”的领导阶级,鼓舞斗志,以示关切,毛泽东送给“首都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一些芒果。这批芒果,原是巴基斯坦外宾访华时送给毛泽东的,现在主席不吃了,把它送给革命者。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很快掀起了一阵接送芒果、感恩戴德的旋风。
芒果是一种热带水果,现在要吃不难,但在1960年代那可叫金贵,国内很少见到。毛泽东的芒果首先送到清华大学,人们热烈欢呼,纵情歌唱,传诵这一特大喜讯。清华大学的“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员们舍不得吃,把它分送给其他单位的工作队,又引来了下一阵欢腾。但这批芒果不过十几只,很快就不够送了。有人想出了法子,用蜡制芒果代替。有了复制品,转赠就方便多了。
很快,转赠芒果的热风席卷神州大地。长春游行,四川游行,福建和济南的代表们捧起玻璃镜框盛放的蜡芒果,小伙子抬起大型的丝绒台座,安置一枚蜡芒果。全国载歌载舞,欢庆毛泽东关怀咱工人阶级贫下中农,表达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赠送礼品激发了人们的亲族关系想象。几个芒果,能够引起一波狂热的忠诚,这正是“文革”中的“算政治账”。
我现在关心的是,毛泽东赠送的这些芒果,后来到底怎么样了?
据说有的工人、解放军战士,接到芒果后就小块分吃了,这大约是最傻的应对。因为领袖送的芒果,那不是让你吃的。赠芒果,收芒果,是一种仪式,芒果不过是一个道具。道具使用了,演出了,使命就完成了,其象征意义远远超过实用价值。接到果子就吃,只能说明这人太实心眼了。
毛泽东直接赠与的北京几家“斗批改”试点,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全部转赠出去,当然不合情理。受赠的北京针织总厂接到芒果以后,工人们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芒果用蜡封存起来,被供奉在大厅的一个坛上,工人们排好队一一鞠躬致敬。可惜那时不懂防腐,蜡封芒果之前不知道消毒。没过几天后,芒果开始腐烂。革委会决定将蜡封去掉、剥皮,然后烧开一大锅水,把芒果肉煮成汤,再举行一个喝“圣水”的仪式。工人们排成一队,每人都喝了一口芒果汤水。
有没有芒果味儿——天知道,在这里,重要的当然还是仪式。
我不禁想起了老家流传的王存才的故事。王存才是民国年间走红的地方戏演员、晋南老百姓心中的偶像。相传他到一个村子演出,在一户人家吃饭,留下的半碗剩饭,家里人谁也舍不得吃,决定把剩饭倒进水缸,全家人慢慢品尝明星的牙慧。适逢村长进门,看了大发感慨:赶紧倒到村口的水井里,让全村人都尝一尝!煮芒果水,和这里化开剩饭大家尝,其意相近。
有人把历次运动里,东西南北中的盲目的群体事件称作“革命的庙会”,形容“文革”和芒果事件,再合适不过了。在热闹的气氛里,芒果一路传遍全国,国民又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广袤的国土上,集体排演了一场大戏。当人群集体狂热失去理智时,个别清醒的人下场就很不妙了。复制的假芒果传到四川瓮安,汉源县富林镇有个叫韩光第的老牙医,看见玻璃罩里的金芒果,顺口说了句:“芒果像一条红薯,没什么看头,有什么稀罕的。”大实话。结果专政机关以“恶毒攻击”的罪名逮捕之,一年多后竟被判处死刑。
那些层层转赠的芒果,最后哪里去了?至今无人知道它们的下落。我想,没人敢吃,只能等待腐烂,风干,悄悄扔掉,让时间湮没之。
当一个人被神圣化,他赠送的礼物也会被神圣化、人格化。领袖送来的礼品如何处理,在老百姓这里,很快成了烫手山芋,只能静悄悄地等待它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个人崇拜的年代,这也是一道奇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