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2013年07月24日讯】7月22日,钢铁、煤炭行业指数大幅低开,跌幅超过1%。市场传闻,央行月初发布通知:严禁向产能过剩传统行业新增贷款。这则传闻最初风传于昨日晚间的微博,并引发多方热议。尽管准确度存疑,但传闻背后隐藏中央动态:加码“去产能”。相关传统产能过剩产业更难言乐观。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这一未经证实的传闻最先是由@WSJWEST 发出,随后经@蓝鲸财经记者内参网 和@IPO观察予以转发,影响甚广。传闻一出,舆论热议如潮。业内人士纷纷发表看法。“坐等倒闭重组出现”某券商资管人士@买买提x 对传闻影响如此评述道。
不过,人们在惊讶之余,普遍对传闻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灝表示:“可信度非常低:可转债归证监会;公司债归发改委;因此不可能用内部文件代越庖俎。”他还表示,这一传闻规定违背了利率市场化的初衷:市场自由决定信贷资源配置。
持续发酵的传闻引起新浪网、腾讯网等网络媒体的注意,甚至被外国财经媒体广泛报道和转载。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监测,相关传闻被报道或转载近20篇。也许是消息影响甚广,消息源@WSJWEST 对此补充道:“信息来源上证决策,本博只是记录信息原文。”
近年来,国家屡次提出要淘汰和关停一批落后产能。然而,相关消息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作为过去十年投资拉动经济的代表,水泥、炼钢、炼铁、化纤、电解铝和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能否逐步淘汰,一直为舆论所高度关注。除了相关政策对宏观经济短期冲击甚大,能否真正实现“调结构”的承诺,更是被舆论期待。因此,相关传闻引热议,也就不足为奇了。
调结构,即改变以投资,为拉动经济增长单一模式。而淘汰过剩产能更是其中关键一环。如今,“调结构”已成为舆论共识,更被新一届政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最近引人关注的“金十条”中,即有从金融角度,“引导、推动重点领域与行业转型和调整”的表述。文件更是表示:“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和直接融资,防止盲目投资加剧产能过剩。”而据新华社下属《经济参考报》的《多部委“釜底抽薪”去过剩产能》的报道,央行和银监会将“实施严格的金融政策对产能过剩进行抑制。”因此,传闻亦非空穴来风。
不过,“金十条”对“对产能过剩行业区分不同情况实施差别化政策。对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要继续给予资金支持”的表述,显然和传闻中“严禁新增贷款”有所不符。此外,央行是否有权限对融资中的“短融券、中期票据、可转债、新发企业债”予以政策限制,也让人怀疑。因此,该则传闻准确性有待斟酌。
不过,毋庸置疑的是,新一届政府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是明确的,决心也是强大的。今年年初,十二届人大就有做出关于“关于推动淘汰落后产能 推进产业升级”的决议。6月初,中央更是下发了 《关于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通知》的文件,措辞强硬。近日,根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组织调研组奔赴各地落实相关政策执行情况。而“金十条”更是从金融引导角度,做出了明确表述。
尚且不论传闻真假,准确度有多高。从另一个角度看,传闻的广泛传播,也说明舆论对传闻的所包含的淘汰落后产能强烈的期待。相关过剩产能行业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本的无效占用,为社会所诟病。传闻中的水泥、炼钢、炼铁、化纤、电解铝和煤炭等十大产能过剩行业近年来遭遇寒冬更是不争事实。这也在资本层面得到反映:以钢铁行业为例,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统计,今年以来,中信钢铁指数下跌22.89%,过去两年跌幅更是超过50%。而截至上周末,相关钢企中报预告更是“惨不忍睹”:六成钢企中报预亏预减。
但是,为什么在行业不景气和国家三令五申的背景下,相关行业去产能化仍然遥遥无期,甚至有重新扩张之势呢?原因之一,就是作为利益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和中央有关政策执行方的地方政府,扮演着尴尬的双重角色。进一步说,这些现象——不加关停淘汰,甚至对引进新产能乐此不疲,更是和一切以GDP为政绩导向的地方官员晋升机制不无关系。按理来说,市场经济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属性。当行业利润率下降时,相关资本将流出。但是,非市场化的机制导致了行业非但没有在做“减法”,反而在做“加法”。因此,真正淘汰过剩产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分析师彭一郎认为,相关传闻真假难辨。联系中央关于经济不滑出“下限”的表态,消息的确耐人寻味。本届新政府致力于从供给端改善经济,这意味着在以投资稳增长方面,也将致力于调整投资结构。“去产能”的决心和力度将超出前届政府。因此,在行业周期和政策高压的双重因素下,相关传统产能过剩产业更难言乐观。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