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媒体评三中全会公报(图)
习近平要加强中央集权?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2013年11月14日讯】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关于改革的谜底揭晓,引起国际媒体最多关注的,一是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包括让市场在经济中发挥更多作用;二是新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
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会议公报中,最为吸引英美媒体关注的就是有关经济领域改革的内容。在对于中国领导层有意减少对经济的控制,加强市场调控作用的方向予以肯定的同时,不少分析人士都对于改革能否有效实施表示怀疑。
打破国有垄断谈何容易
虽然在三中全会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383"改革方案中提到了要打破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垄断地位,但是分析人士普遍对这一改革目标的实现抱怀疑态度。英国《卫报》(the Guardian)11月12日在其网页上发表的文章写道:
“没有多少关注中国的观察人士期待习李政权对强大的国有企业垄断下手,因为这样做要付出的政治代价太高了。但很多经济学家则认为,如果大型国企对关键生产市场领域以及金融业的垄断地位不能打破的话,其他的改革措施也只能取得非常有限的成功。……一些改革可能会遇到来自强大利益集团的阻力,包括地方政府,还有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
经济改革具体如何实施,目前还不清楚
美国《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也关注了中共高层“让市场在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许诺。该报11月13日发表的相关文章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到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目标,是习近平决心改进共产党治理国家的方式,但同时又不希望放弃全面控制权的意愿体现。文章写道:
“虽然许诺要发展私有经济,中共对于全面改革国有企业似乎始终迟疑不决。……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快走到尽头,它过于依赖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过于依赖于金融信贷的繁荣。他们期待中国采取措施,推动私有企业的发展,鼓励创新,拉动内需,整治地方财政,但是很多人担心经济改革会由于触动太多的利益群体而失去动力。”
国家安全委员会:巩固权力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记者储百亮(Chris Buckley)则撰文指出,习近平“借三中全会掌控安全与经济”。文中对该会议决定成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进行分析认为,习近平意在避开执政党效率低下的官僚机构,克服更深层次经济改革可能会带来的阻力。
该文章还着重解读习近平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用意:“在发表经济复兴誓言的同时,习近平掀起了一场运动,意在扼杀国内针对一党统治的政治反对声浪,在外交政策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在与日本、越南和菲律宾的海上领土争端问题上,这种立场尤为突出。公报批准创设国家安全委员会,目的似乎是加强对上述领域的控制。”
香港《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英文版13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想可能是来自于美国的启发:“1997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访美期间参观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US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该机构是帮助美国总统收集获取在情报、军事和立法等各个领域信息的中转站。”
不过,文章也指出,中国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决定引起异议人士的担忧,因为这令人联想到前苏联的克格勃(KGB)。异议人士胡佳对该报表示:“共产主义国家的所有安全委员会都是臭名昭著的。……这是中共巩固权力的又一个新举措。”
台湾媒体也对中国大陆政府成立这一新机构的计划予以关注。《苹果日报》也发表文章指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建立“有利于最高集权”。文章援引了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的评述:“现在中国社会最重要的是:经济放权(进一步市场化,破国企垄断之权,为民企松绑),政治限权(完善人民代表制度,让人民用选票限制党权和公权),司法护权(改变司法地方化,确立司法权威以维护民权)。这三者不齐进,难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