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3年12月10日讯】解放军报报导,两舰相邻,喊一嗓子都听得见,作战数据却不能畅通传递——海军某支队官兵至今记得,那一次海上训练考核中的尴尬一幕。
二炮装备型号繁多零件互不通用
踏访座座军营,记者发现,种种标准化缺位的现象,卡住了战斗力生成的“脖子”
装备型号繁多,零件互不通用。第二炮兵某旅紧急拉动,300多台车辆装备,竟有90多种型号,通信营光是发电机就分为12种。旅领导倍感无奈:“这要是上了战场,光是备件就得多拉好几车!”
技术体制各异,往往自设壁垒。某部考核现场,负责调度协调的勤务连长“左右开弓”,一手拿一个对讲机。为啥?因为各自采取不同的特定频段,通信、侦察两个部门的对讲机不能“对讲”。
“信息烟囱”林立,难以互联互通。空军某导弹旅是周边多个友邻部队的战时防空领头协调单位,但他们的指挥信息系统与兄弟部队不能兼容互通。“真到战时,各自为战,也意味着被各个击破。”该旅领导叹息。
考核标准不一,令人无所适从。年初至年末,某旅先后3次迎接上级考核,但是每次考核标准都不相同。官兵困惑不已:如果训练考核的指挥棒本身忽长忽短,部队如何能找准实战化训练的标尺?
数据管理分散,不能聚沙成塔。大数据时代的战场上,数据就是子弹。但是,我军资料库建设明显滞后,按什么标准建库,按什么标准入库,数据分享有哪些原则,都缺少统一规范。
登高望远,未来作战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对抗,而标准化正是体系作战的基石。没有标准化,即使拼凑出了作战体系,也无法产生精准的末端执行力,不过是沙上建塔,风一吹都会倒,怎么经历战场的硝烟?
“标准化问题,解决好了就是战斗力生成的倍增器,不解决就将成为军队未来体系作战的‘死穴’。”一位将军的话斩钉截铁。
报导说,发展带来的问题,还得用发展的思维去解决。要么,放弃自己的指挥信息系统,融入战场信息洪流;要么,固守一家之便,画地为牢,成为信息战场的孤军。
面对这道两难的选择题,某团领导心里装满了苦涩。
去年,某新型地空导弹刚列装该团,官兵们就发现,新型导弹与部队原有的防空装备联不起来,尽管摆在一起,还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几经探索,他们开发了指挥信息系统,终于让新老装备打出了“组合拳”。然而,好景不长,年终大考,该团奉命参加上级组织的实兵演练。演兵场上,官兵们寄予厚望的指挥信息系统,却因为介面协议、数据格式等不兼容,无法接入上级指控系统。
“没想到,家家户户都在搞标准化,到最后反而成了标准化最大的壁垒!”该团官兵如此自嘲。
往前走,代价不小;坐下等,损失更大。怎么办?广州军区某陆航旅政委窦国杰谈出了自己的见解:为什么同一代战机先后生产3种型号却差别很大,同一代军舰会出现ABCD等多种改进型号?过去,只看到了跨越式发展的好处,而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如果不从顶层设计上抓好标准化,跨越也会产生新的鸿沟。
一颗螺丝,成了某团年终大考的焦点
标准化,不是针对一时一事的权宜之计,而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征。然而,一颗螺丝,成了某团年终大考的焦点,至今依然波澜未平。
报导说,紧急拉动之时,该团一门新型火炮的牵引车辆出现故障,需要更换一颗螺丝。
螺丝备件已经用完,考虑到这种车辆军地通用,他们到地方汽配市场寻购配件,结果失望而归:地方同型车辆的螺丝尺寸不一样,用不了。最后,他们不得不向生产厂家求援。
“厂家如果稍稍调整一下螺丝尺寸设计,与地方通用,哪还用这么麻烦?说到底,还是利益观念在作怪。”说起此事,该团官兵抱怨不少。
通向标准化的道路上,“利益”——这个我们过去讳莫如深的词语,越来越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小到一颗螺丝的尺寸,大到三军数据共享,处处都能看到“篱笆墙的影子”若隐若现。
空军某部参加联合作战演习,商请演练地域驻军为其保障油料,但对方担心兼顾保障会影响自身训练,婉言回绝。于是,演习场出现这样一幕:战鹰编队掠空,自家长长的保障车队一路追随。
舰艇远航训练,迫切需要各级各军兵种的数据支援,为什么大资料库却迟迟难以建起来?不少指挥员坦言,各单位各部门都不愿把手上的数据拿出来共享。“只想从池子里抽水,不想往里面放水,水池如何能装满?”
恰逢中共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期间,“推进联合作战训练和保障体制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会描绘的军队建设宏伟蓝图,在南国军营激起热烈讨论。
“这些年,三军联训总是锣齐鼓不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军兵种的‘本位主义’!”南海舰队一名领导直言不讳地说。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