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中国婚姻:失去纯粹 不堪一击
【看中国2014年05月18日讯】自2003年10月1日新《婚姻登记条例》开始实施,中国的离婚高潮到来了。有说法称,“由于手续更加方便,所以结婚、离婚的数量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
“中国式离婚”开始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现象。不仅国内媒体铺天盖地报道,外媒也颇为好奇和关注。美联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印度亚洲国际新闻社相继发文,关注这个一度讲究结发夫妻“白头偕老”的国家缘何离婚率持续走高。
2014年4月,当文章出轨事件曝光,外媒也以罕见的篇幅予以报道。
根据民政部提供的自2003年至2013年的数据对比,2013年上半年,中国离婚率增幅再次远超结婚率,并保持高速增幅。另有数据显示,上海20年间离婚率增加了20倍。
“女权觉醒”、“闪婚闪离”曾经被指是构成婚姻短命的主要原因,但是,背叛,逐渐以更醒目的姿态,成为插在婚姻身上的一把刀,将很多家庭切割得伤痕累累。这一现象,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最为突出。
这是当下中国人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网络上、生活中,出轨带来的伤害与愤怒触目惊心,痛斥声不绝如缕。电视剧《蜗居》、《婚姻保卫战》、电影《手机》、《浮城迷事》等也因触及这一话题,引爆荧屏。更有对“小三”或强或弱的支持声,不断挑战着道德的底线。
中国人不再相信爱情,不再相信婚姻。已在围城的时时如履薄冰,处处小心防备;没有进入围城的,心里的那盏灯越来越暗。更兼有房产等财富的算计掺入进来,中国人的婚姻早已失去纯粹,越来越不堪一击。
不相信婚姻的中国人,压抑,孤独,怨恨,不快乐。
婚姻是需要学习的
有人说,当形式远去,内容也将远去。婚礼与婚姻或可成为最好的解读。
当西风东渐,中国新娘们迫不及待地穿上白色婚纱,沉迷于浪漫的幻想中。但是当她们和西装革履的新郎站在舞台中央时,却发现他们不过是周遭嬉笑怒骂的众人消费和娱乐的对象。一片喧嚣和聒噪中,婚礼的意义被消解了。
而此前,受限于时代和物质条件,更多的中国人不曾举行过婚礼。所谓婚礼,留给他们的记忆,不过是老三样、新三样而已。
婚礼成为物质,婚礼成为一场闹剧。从第一天起,婚姻就没有被严肃、认真地对待过,这样的婚姻的命运,如何期待?
中国人从来不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属于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甚至国家,所以,中国人的婚姻,从来不是两个人的,而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的。这样的婚姻承载了太多的东西,从一开始就是沉重的。
当两个人的婚姻中介入更多的人,当两个人的事变成若干个人的事,尤其当生长于不同环境下的两个人互相介入完全不同的世界,他们会发现,多么伟大、多么坚不可摧的爱情,都敌不过两个家庭拧巴的勾勾连连中那洒落一地的鸡毛蒜皮。电视剧《新结婚时代》清楚呈现了这一点。
据北美婚姻辅导专家的研究统计,各类婚姻问题,归结到最后,莫不与三个问题相关:第一,夫妻二人是否能真正离开原生家庭,脱离父母的影响?第二,夫妻二人是否能互相联合,有紧密亲爱的关系?第三,夫妻二人是否能同心合意,从身体到志趣、信念等各方面成为一体?
没有哪个中国人能够真正离开原生家庭,脱离父母的影响,即便已是花甲。从这一点而言,中国人婚姻的沉重与复杂,是为宿命。
相比之下,西式婚礼的简单、纯洁与浪漫,一定程度上映射出西方人婚姻的简单与纯粹。
中国人对西方人的婚姻观一直存有误区,认为其滥情,不负责任,事实上,于西方人而言,结婚是一生的盟约。结婚以前,可以自由地寻找情感的归宿,结婚之后,家庭将重于一切。婚姻是两个人的,婚姻的存在以情感的存在为惟一条件。
今天,很多中国年轻人脱离开背负的家庭责任,但婚姻依然存在问题。
“今天的婚姻不再是经济合作社、生育共同体等自然本能的关系,而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以心理和谐、文化般配和性生活美满去维持的婚姻。这样的婚姻比过去的传统婚姻更高级、更文明、更进步,但是更脆弱。”有婚恋专家如是说。
问题何在?问题在于,其实人们并不懂得爱情,并不懂得婚姻。
动人的爱情故事总是终结在穿着婚纱的新娘走入婚姻帷幕之际,谁也不道破其中的奥秘。因为,婚姻没有故事。
太多的人对婚姻抱有错误的认识,认为只要相爱,就能幸福;只要找到对的人,就能幸福。事实上,从统计学来看,爱情产生的激情最多18个月就消失殆尽了,所以婚姻是需要长时间来培养的。换句话说,爱情是自然萌生的,但婚姻则需要学习。
这样的道理,几千年的汉式婚礼已经给出回答。当一对新人在婚礼上学会要尽到对彼此的责任、对宗族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到婚姻的神圣,对于婚姻以及婚姻所带来的夫妻关系及姻亲关系产生认同感,那么他们的婚姻之路将会顺畅很多。
只是可惜,我们远离这样的婚礼、这样的婚姻观太久。而今天,当我们捡起传统的形式,又是否能够捡起它曾经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