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村雪霁 且居其中(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
《渔村小雪图》局部
文人雅集,吟诗弄墨,历来是中国士大夫们热衷的事情。900多年前,北宋都城汴梁就有一处著名的雅集场所——西园,常常出入其间的,有苏东坡、黄庭坚、米芾、李公麟等闻名遐迩的文人墨客。
西园的主人叫做王诜,此公出身显贵,又迎娶了英宗之女蜀国公主,官至左位将军驸马都尉。他虽然名列王侯贵戚,却酷爱丹青艺术。自谓“爱好诗画本天性”,既善水墨,又兼金碧,画风细腻丰富,具有清空深秀之意。王诜以贵族身份热衷于诗文书画,自然成为艺术活动的中心人物,西园也就成为当时蔚然兴起的文人画的策源地。
其时,西园外面的社会并不宁静,新旧党争,风云际会,王诜与属于“旧党”的苏轼、黄庭坚过从甚密,自然受到了株连,而王诜似乎并不看重宦海沉浮,依旧筑“宝绘堂”收藏古今名画,与同好雅集切磋画艺,专心绘事。有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悟,有了对真山真水的体察,又有对古今名家的精研,他的画作境界深入,独树一帜。所绘山水小景,奇峰深壑,大江幽溪,无不优雅清润,不古不今,自成一家,被称为“画山水寒林,冠绝一时”。
《渔村小雪图》就是他流传有序的一幅佳作,最能代表王诜山水画的艺术特色。面对他的画作,今天的我们读来,仍能感觉到那种置身闹市、却又能够放得下喧闹的独有境界。
不妨让我们展开画卷,分三段,看看900多年前的那片雪后江山:
画卷徐徐展开,映入眼帘的是江雪初霁的山林渔村景色。白雪覆盖下的远山近水,呈现一派澄清气象。一条大江由近而远,流过夹岸的崇山峻岭、奇峰绝涧,消失在迷茫的远山之中。大江的岸边,杂生着许多寒林枯树,芦苇河柳。古寺渔村隐约于山林间,在枯藤老树的缠绕中尽显苍古。江水并未封冻,却已是初冬的寒凝。江面上,仍有数艘渔船游弋,有人垂钓,有人张网,给宁静的山水添了几分生趣。
中段,画面铺展开来,重重叠叠的峰峦,奇崛突兀,仿佛拔地而起。峰回路转处,有山径迂回。一条瀑布湍流而下,一唱三叠,汇入幽深的涧谷。视野的近处,有一座巨岩突起,两棵古松盘展虬曲,俯仰照应。山岩下的江边,泊有一艘篷船,船上,有两位文人正在对酌赏景,不远处的山路上,亦有一位老者曳杖闲步,身后书僮抱琴跟随,似乎赴约前来赏雪雅集。
到了画卷的后段,画面豁然开朗起来。巨岩和古松的后面,是一片开阔的江面,烟波浩渺,飞鸟翔集;对岸,依稀可见一条小路,从山间蜿蜒而出,连着小桥,延伸向淡远的市镇;远处,浩渺无际的江面与迷濛远山浑然一体,透过坡岸上荒寂的古木寒林望去,更是一派“烟涛微茫信难求”的辽阔,山山水水,沛然一种太极之气。
《渔村小雪图》画的是冬天的山景,银装素裹的山峦与寒气初凝的江水,体现了大自然在这个季节独有的美感,那些张网捕鱼的渔人和赏雪雅集的文人,又给画面注入了鲜活的人的气息。虽然天气寒凉,但王诜的心中显然是温情脉脉的,他以墨色的浓淡变化、敷染的深浅相宜,绘出山的起伏变化,水的平静开阔,树的千姿百态,构成富有节奏的画面,充满着淡淡的诗意。
北宋时代,中国水墨山水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一批技法精湛又有文化意旨的优秀画家的涌现,使山水画的语境蔚然深入。人们欣赏山水画的口味也在变化,开始要求作品要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艺术效果。而单单描绘出“可行、可望”,不如描绘“可居、可游”之景更为高妙。因为“可游、可居”的画面,与文人雅士渴慕林泉的意趣相一致。而王诜这幅画,前段描绘的是“可居”,后部分描绘的是“可游”,充分显示出雪天初晴后渔村的从容宁静,传递出人和自然浑然一体的理想境界,表现了画家对山水林泉的热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归隐和入世,始终是中国文人两种充满矛盾的价值取向。往往,在入世为官的时候,向往“采菊东篱下”的田园闲逸,而遁迹山林的时候,又放不下热闹的宦道市井。王诜算是放得下的一位,世事如湍流,与其深陷其中、随波逐流,不如把一世纷扰关在园外,邀三两同好,沉湎绘事,激扬文字,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