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也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因为这种材料的笛子声音效果最好。但也有木制笛、石笛和玉笛。笛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九千年前的骨笛,在贾湖文化遗址出土的七孔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管乐器笛子。
最初笛子的名称叫涤,到唐代出现了尺八以其长度一尺八寸得名,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
早期笛子的按孔是均匀排列的。后来为了能够较为准确的半音,而将右边二孔的距离增大,左边二孔和中间二孔的距离减小。为了能够和乐队向协调,避免因气温变化而引起的音高变化,出现了可以调节管长的笛子(类似于西洋的木管乐器的调音方式),最多可调节1/4个音高。
笛子一开始是没有膜的。为了使音色明亮,后来用笛竹的薄膜粘贴在孔上。由于这种笛膜容易破碎,有人也使用肠衣膜。这种笛膜虽然耐用,但音色不如前者清脆。结合两者长处的新笛膜采自芦苇,为现在广大的演奏家所使用。
桓伊三弄
中国十大名曲之一的《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落梅花》、《梅花调》,就是改编自笛曲《梅花落》,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和比喻人的具有高尚节操和凛然正气。笛曲《梅花落》相传为晋代大将桓伊所作,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公元414年~公元466年)《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
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一作野王),东晋人,祖籍谯国县(今安徽宿县西)。曾任淮南太守、豫州刺史。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338-385)率百万大军进犯东晋,自称投鞭可以断流,企图一举灭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玄、谢石和桓伊等率兵8万迎战。晋军骁勇善战,以一当十,在淝水大败苻坚,打得秦兵一败如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
桓伊不仅有着文韬武略,而且音乐素养颇为深厚。他吹笛的高超技艺,是举国闻名的,谁都以能听到他的笛子演奏为终身乐事。桓伊不但善于吹奏笛子,也很喜欢听别人吹奏笛子。每当听到好听的乐曲他就激动不已。当时住在南京乌衣巷的的宰相谢安听说桓伊喜欢音乐到了如此地步,赞赏说:“桓子野对音乐的这份感情应该是发自内深处的,只要一听到好听的音乐就激动的不能控制自己。”
在中国音乐史上,一直流传着有名的《桓伊三弄》(又叫《青溪三弄》)的故事。相传晋代大文学家、书法家王徽之一天外出游历,当他的船停泊在建康(今南京)青溪萧家渡口处时,他在船中听说桓伊从岸上骑马路过,王微之与桓伊虽然素不相识,但早就神往于桓伊的吹笛技巧,便派人请求恒伊吹奏一曲。桓伊也久闻王徽之的大名,于是便欣然下车为王徽之吹奏了笛曲《三弄》。笛声悠悠,一股清标雅韵的感觉扑耳而来,全曲前部悠扬明朗,中部主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复三次,旋律活泼自如,极富华采,后部节奏逐步加快,表现风雪袭来,但梅花傲然挺立,展姿吐艳。
桓伊吹笛时,王徽之及官船上的人,或坐或立,鸦雀无声,都在静静地聆听笛声,完全沉浸在音乐艺术的境界之中。桓伊吹罢,扬长而去,宾主之间,始终不曾说过半句话。吹奏完毕便径自离去了。两人虽然没有见面,却通过笛声达到心灵交流。桓伊吹笛所在地——萧家渡渡口,后人就将这个地方名为“邀笛步”,成为南京的一处名胜。
吹笛止雨
传说古代西周穆王有一根很神奇的止雨笛,这个笛子一吹就可以止雨。有一年,天下连降三个月的大雨,致使山洪暴发,河水泛滥。百姓家园被毁,颗粒绝种,人畜惨遭水害者无数。于是周穆王吹起了神笛,感动了上天,只见天慢慢地转晴,雨止住了。一时人们都纷纷前来拜见他,个个都虔诚地说:“天子啊,您真是神人啊,不是您吹笛止雨,这天还不知要下多少天雨呢!”
过去祈祷上天的祭祀活动需要吹笛子。民间传说多是连年干旱,做祭祀求雨“笛奏龙吟水”,吹笛请来海龙王,布满祥云,撒下甘露。这个故事与之相反。雨下多了,过量了,同样与民不利,同样需要“吹笛止雨”。看来,要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笛子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吹笛退兵
西汉时期,西汉将领李陵率五千兵马出居延千余里击匈奴,反被匈奴单于的十万铁骑所困,陷入重围。虽然奋勇突击连战数日,终因兵尽粮绝寡不敌众,无法突围。夜半更深时,李陵让吹笛高手郭超吹起笛子,那笛声十分悲惨,就连敌将首领单于听后也禁不住涕泪俱下,并连夜向北撤走了。
这个吹笛退兵的故事在历史上不是绝无仅有的,前汉军师张良用箫吹散西楚霸王项羽八千子弟兵,悲歌散楚,致使项羽兵败乌江全军覆没,用的就是攻心战。这悲惨的笛声使敌人听了都为之流泪,撤兵而去,真是最绝妙的缓兵之计。这一笛一箫,退敌败敌,载入史册,为后人传颂。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笛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