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前身竟然是一个“白衣秀才”?(图)

许多学者都在探讨孙悟空的原型,多年来主要有三种论点:一是“本土说”,鲁迅提出孙悟空原型来自中国民间传说,他举唐朝人李公佐小说中的怪兽—淮涡水神无支祁为证,认为孙悟空是由此演变而来的;二是“外来说”,胡适在印度最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找到一个神猴哈奴曼(Hanuman),提出孙悟空由神猴哈努曼演变而来;而上世纪80年代初,季羡林则提出一种“混血说”,他认为孙悟空是—个受多元影响兼收并蓄的艺术典型,“孙悟空这个形象基本上是从印度《罗摩衍那》中借来的,又与无支祁传说混合的”。


许多学者都在探讨孙悟空的原型。北京首都博物馆的《西天诸神——古代印度瑰宝展》曾展出神猴哈奴曼。(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通天亭“白衣秀才”木雕神像 据说是孙悟空的前身

然而,考古工作者亦曾在福建省顺昌县岚下乡黄墩村,发现一尊孙悟空前身“白衣秀才”的木雕神像。当时根据福建省顺昌县博物馆馆长王益民介绍,这尊“白衣秀才”的木雕神像置于黄墩村海拔695米歧头山冈“通天亭”的神龛内。这座通天亭建于明清时期,坐东朝西,面阔7.4米、进深6.9米,建筑面积约51平方米。神龛内仅祀一尊高1.03米的“通天大圣”木雕神像,神像为头戴纶巾帽、眉清目秀的文士造型。通天亭后约1米,平行矗立一座由三通石碑组成的“通天大圣”露天神坛,主碑竖行阴刻“通天大圣”楷体碑文,碑高0.98米,碑顶雕饰宋元风格的荷叶帽。

据介绍,《西游记》故事经历了唐代的唐僧阶段,宋代的白衣秀才、猴行者阶段,元至明初齐天大圣、通天大圣等名号不定阶段,明代中期孙悟空被确定为齐天大圣阶段。“白衣秀才”出自《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孙悟空化装为白衣秀才,与玄奘一行六人相遇,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来助和尚取经。

王益民说,虽然这尊“白衣秀才”木雕神像的雕制年代尚待确定,但就其形象传承而言,却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它的发现意义重大。顺昌境内目前发现的四十多处通天大圣、齐天大圣神坛和庙宇中所见的孙行者神像皆为猴形,仅此一尊为早期的“白衣秀才”原型,它与当今国内发现最早的相关文献记载相一致,是不可多得的实物佐证。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