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青】杜文正“装饰”人文空间(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
杜文正是台湾公认的豪宅空间设计大师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2016年04月18日讯】从纽约到台北,从东京到北京,大城市从文化到政治,各有异同。但大都市的一个最大共同点,就是都有成群的摩天大楼——从杜拜的哈利法塔,到台北的101,再到纽约世贸废墟上新建的1776英尺高的自由大厦(象征1776年独立的美国坚定屹立)。这些摩天大楼代表着现代人类的自由精神、创造能力,是人定胜天、改造自然、重新设计地球表层的雄心的展示!
理科与文科,科学与艺术,不仅是两类专业,更体现两种思维方式:理性的,还是感性的;精密计算的,还是天马行空想象的。在文理各科中,只有建筑,是融两者于一身。有专家说,“建筑是门伟大的艺术,它建立在宇宙两大原理的基础上:美与实用。”有人甚至这样表达:建筑是“用石头写诗”。
美国思想家安兰德(Ayn Rand)以建筑师为主人公的畅销小说《源泉》(The Fountainhead)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无数人。该书主人公、天才建筑师洛克说,“天才不是一种武器,而是一种伟大的责任。”这责任就是把地球变得更适合人类生存,让建筑在舒适、实用的同时,展示美和艺术。
21岁从苏联刚刚抵达纽约的安兰德,看到灯火辉煌的高楼大厦时哭了,不仅为来到自由国度,更为这些建筑所体现的人的自由精神、创造能力而流下她称之的“被震撼的泪水”。
高楼大厦不仅骨架雄伟,内在设计装饰上的现代化,更可谓百花争艳,各种奇想、流派,比环绕摩天楼那些变幻多端的云彩更令人眼花缭乱。在这个室内空间装饰领域,被称为台湾设计大师和先驱的杜文正,就是安兰德《源泉》中建筑师洛克那种集个性、才气于一身的艺术家。所不同的是,虚构的洛克活在一个纯理性世界,而杜文正则在真实生活中创造一个理性和感性平衡的天地。
最早看到杜文正的设计是十多年前在台北,朋友在一个高楼餐厅请客,其室内设计别具一格,现代而典雅,颇引起我注意。那顿饭吃的什么全忘了,但室内造型设计师的名字却记住了:杜文正。
以后陆续看到杜文正的力作,包括商业空间和样品屋等,非常欣赏他作品中的一贯风格:第一眼看去,很西式,很当代;再仔细观赏,就感觉出东方传统中追求和谐与秩序的气息。这无论从理性还是感性角度,都颇引起我一种共鸣感。后来结识了杜先生本人,就他的美学思想有过几次深入的交谈和了解,从艾菲尔铁塔,到蓬皮杜中心,从北京中央电视台“大裤衩”楼,到中国建筑当年受苏联影响而导致的强壮、霸气感,再到两岸建筑风格的比较,尤其是听他谈论当今室内设计的趋势等,越发意识到杜文正美学观的价值,是一种引导两岸室内装饰风潮、代表这个领域未来走向的价值。他的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杜文正设计的“台北华固双橡园大厦门厅”。
第一,东方式的极简。
看杜文正的作品,首先让人想到西方的“极简主义”(Minimalism)。那种简约、干净、明亮等透视感,完全是“现代派”。但极简的难度在于,处理不好,容易流于单调、疏少,像白开水。但杜文正的极简却是东方式的,简单中有内涵和潜在的意境,如诗歌中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比如他的早期作品“香草山庄”样品屋,是纯白色调,给人平静、洁净、透亮的感觉。窗外有很大庭院,植物茂盛,亭台错落;大面落地玻璃窗,不仅增加室内采光度,更使窗外的盎然绿色跟室内的纯白极简形成反差,疏密相间,白绿相映,构成一幅典雅的图画。
杜文正很注重色调,却不是大红大紫或粗框的重色,更没有镶金镀银的奢华之气。他的家具多为暖色,注重饰品色调的和谐,给人一种柔和、踏实、静心的感觉。
他艺术风格是“中西合璧”——“中国风”和“西洋潮”的融合。他的中国风,不是实物装饰的雕红木床、檀香桌椅、百褶窗帘等等,而是对传统“思想”的独特理解和诠释。他曾论述说,中国古建筑有三种风格:典雅之气(端庄气派),灵秀之气(潇洒飘逸),乡土之气(纯朴古拙)。他则力求在西式的简约中融进这三种风格。
说杜文正的装饰设计带中国传统风味,但在家具使用上,他却打破“成套”“统一”那种群体主义思维框架,而是凸显独特,同时又让它典雅不刺眼。说是西方现代的,却没有什么解构主义(刺激性、莫测性和所谓的可控的混乱)或行为艺术那种噱头猎奇,更不走极端的奇形怪状,而是把握极简的精髓:以少胜多,返璞归真。其意向含蓄,不张狂。
二十世纪艺术领域的最大败相,就是伪艺术蜂拥而至,其中以画界最多;在行为艺术中更是伪艺术、假艺术为主。把伪东方艺术贩卖到西方,再把伪西方艺术倒卖到东方,或者把二者胡乱杂交,制造自我解释的假高级。但建筑业的艺术,则是艺术领域内最难造假的。因为“伪”和“假”会导致大楼塌方,装饰散架,或让客户目瞪口呆,所以行不通。这个专业要求艺术和科学、现实生活的结合。归根到底是“艺术和真实”的结合。
杜文正有一句名言,“但凡好的东西,在足够好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共通性。因为这种共通性,它就有可结合沟通的渠道。”正如有人说,真正好的民族艺术都是世界性的。就因为其中的共通性。杜文正的装饰设计,就是在寻求这种共通性,并力争柔出一个最和谐的效果。
杜文正作品“台北世贸中心联谊社国宾厅”。
第二,藏拙的智慧。
在室内设计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利因素,即缺陷。如果能巧妙地把缺陷藏起来,已是一种本事。而杜文正的设计则不仅能藏拙,还时常“化腐朽为神奇”,把缺陷变长处,展现艺术家的智慧。
例如他在设计装饰“居意古家具生活馆”时,里面原有一根大圆柱,在纵深的展厅显得很碍眼。但那是支撑房梁的原有结构,不能改变。围起来也无法藏住拙。杜文正奇思妙想,又创造了另三个相同圆柱,错落有致地把整个展厅装饰成像是故意分割出的四个空间。把一项缺陷,变成一道新景。
原展厅中间的过道比较狭窄,杜文正就把过道的平墙改成铁灰色金属的斜墙,增加了变化和波浪形,给人一种空间的流动感。原展厅地面部分是观音山石板,有乡土古朴之风,但全用石板,成本太高(这也是建筑跟诗歌、绘画等不同之处,是必须考虑的),杜文正则搭配以木板地,形成错落,这个“拙”又变成了新奇。
那么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从哪里来?杜文正认为,建筑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理性可以教,感性则只能源于自身的人文艺术熏陶,正如诗歌的“功夫在诗外”。杜文正喜欢读书,欣赏音乐,收藏字画古玩,尤其爱下围棋。他认为下围棋既要顾及细节、又要照顾全盘,这正是装饰设计所需要的。而他几十年来对围棋的研究,对他的设计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法用语言传递的。
杜文正还喜欢古典音乐,特地把自己的几百张古典音乐CD按作曲家姓氏字母编辑了一本目录。而对自己钟爱的曲目,还会搜集多种版本做比较。从杜文正的装饰作品中,可以很明显感觉到古典音乐对他的影响。如果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他设计的空间里,脑中甚至可能会响起某段18、19世纪的经典作品。而难以想象一个热衷披头士、摇滚乐的人能设计出杜文正那种典雅的装饰。
杜文正作品“台北华固鼎苑大厦门厅”。
第三,尊重用户个性的辅助美学
安兰德《源泉》中的天才建筑师洛克有个信条,他的设计只是自我美学观的实现,而完全不在乎市场和客户需求。安兰德的目的,是要通过主人公的作为,把个人主义精神强调到极致,以此阐述她的哲学思想。洛克的做法跟现实有相当距离。而杜文正的空间美学,则是在追求自己风格特色的同时,不跟客户市场对立,力求让客户满意。他很早就提出“公私两性论”:公共场所的设计,商业中心或办公室等,强调共性,求“最大公约数”,让使用的大众都能接受。私人居室的设计,则重视客户的独特性,“尊重使用者的个性”,而不是设计师本人的任性。
杜文正强调,“每个房主的个性不同,空间设计和室内装饰等,就要根据用户的喜好来设计,怎样装饰,必须符合房主的喜好,而不是完全由我来决定。”当然,杜文正会提出建议,等于“辅助美学”。
杜文正以装饰企业家的豪宅著称,而具体怎么设计和装饰,往往是富豪太太做主。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个能干的女人,家庭布置装饰,女主人的意见当然举足轻重。是富豪就难免在居家装饰上有炫富心态。那么要说服富太太不炫富、不铺张、再加上一些人文气息,难不难呢?杜先生说,早期有些难,但他耐心讲解。后来他名气大了,富太太们就更多尊重他的权威,认同他的道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有艺术藏拙、化缺陷为景观的功夫,还由于他能因地制宜,艺术地处理客户的某些超常要求。
比如一位企业家的住处由于空间有限,在供佛像的室内,还要摆个麻将桌。虽然这实在不和谐,但主人坚持,杜文正就设法两全。他还把日本和式房中的桌子设计成升降式,平时当作交谊厅,降下桌子、铺上榻榻米,还可当客房。
在重视使用者的差异性、尊重用户的个性的同时,杜文正又不是任由客户去追求豪宅的奢华,而是努力去提升使用者的人文趣味。他曾说,你把家里都挂上梵高的向日葵,也不等于高品味,家居不是画廊,“空间中的艺术品不求贵,只求用对”。
新闻学中强调,媒体不能只提供大众想知道的,更应提供大众应该知道的;这个“应该”就是提升新闻口味,或说思想层次。否则名人轶事、娱乐消遣就会充斥所有媒体版面。杜文正把实用舒适摆第一位,然后是艺术想象的安排;把客户个性化的要求,跟自己艺术家的追求水乳交融般地和谐起来。难怪一位台湾企业家客户赞叹说,“杜文正设计的房子,让人回家后真正可以完全放松。”
杜文正设计的台北B住宅书房
第四,始于理性,终于感性;追求平衡和内在秩序。
任何一个领域真正的优秀人才,都是有自己哲学思考的人。杜文正就是这样一个把自己的哲学思考融入视觉艺术的设计家。他认为自己的设计始于理性,终于感性,他要在这二者之间寻求平衡。这个平衡在他给自己住所的设计中可谓找到了最大公约数。
美国的室内装饰权威杂志《建筑文摘》(Architectural Digest)(中文版《安邸》)今年二月号刊出对杜文正的“特写”,选择了多幅他住所的照片。这些照片显示,杜文正的设计风格,已经跟他早期作品的“纯白极简”有了相当的不同。在这些设计中,看不出非常刻意的美学表达企图,其摆设、装饰既精心又看似随意;其色调既不统一,又浑然一体;既有一股现代的清新气息,又感觉一种深厚人文内涵;没有哪一样东西突出地抢眼球,而每一件又好像都在招呼你去关注它一眼。你找不出这些摆设的规矩,却有感觉顺眼、舒适,这大概就是一种内在秩序吧。他追求的是:以“人”为核心,以“家”为原点,营造家居空间的完美和谐。
最好的文学作品,都是能把最深的思想和情感内涵,用最下功夫精炼出来的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诸如李白“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展示的深厚艺术功力。杜先生的室内设计艺术,就是在追求这样一种境界。
杜文正作品“台中惠宇世纪观邸大厦中庭及回廊设计”
第五,居室是熏陶情操的人文空间。
杜文正设计美学中最令我惊奇和钦佩的是,他对室内装饰有“人文情怀”的追求。他的观点是,家居的装饰不是用来满足虚荣和成就感,更不是炫富之地,而是使人“生活得更艺术些,人生境界更为提升”。他更进一步提出:“住宅空间最神圣的意义,就是在优雅的环境中培养下一代的气质。”“希望下一代的艺术修养,美学观念,文化水平能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地提升。”
一般来说,室内装饰都只考虑投主人本身所好。而杜文正却想到要对下一代有人文情怀的熏陶,这真是独具一格。试想如果居室挂满春宫图,或仿古的帝王式家具等,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会有什么影响呢?而典雅的艺术,高格调的装饰,或表达人生哲理的警示等,则会促使每天生活在这种空间的孩子成为绅士或淑女,既聪明又高雅。
记得曾在网上看到中国知名演员陈道明(在张艺谋的《英雄》中扮演秦始皇)的家居照片,整个是帝王式的——深红色的花梨木,雕花中式太师椅,精致的铜壶等装饰。给人一种张扬的暴发户感觉。如果不看照片说明,会以为是康熙或乾隆的居室。网民说,绝对有“皇宫”的感觉。真难想象,陈演员如果有孩子,每天在那种环境下成长,还不早早就被熏出小皇帝心态了。
所以杜文正的“居室装饰熏陶气质”应成为设计装潢业的一个训条。难怪2014年在中国安徽一次500多名青年设计师云集的会议上,杜文正的美学理论被合肥室内装饰学会会长在致词时赞誉说,“台湾知名学者杜文正先生的理论可谓深刻,好就好在他把装饰设计的品味高低、环境优劣,提高到影响人的气质的层次上,是难能可贵的。”在网上可看到,中国烟台室内设计师培训班的课程中,也在讲述和推崇杜文正的这种美学理论。让家居环境帮助提升人文情怀的审美思路,是引导两岸室内装饰风潮,甚至代表未来的最独特、精彩之处。
如果说洛克式的摩天大楼,代表的是人类征服自然、向天空伸展的高度,杜文正式的室内装饰,代表的是向人文理想、人文关怀拓展的深度。能在虚构的世界里欣赏到洛克的摩天大楼,在现实世界里目睹杜文正的典雅室内装饰,不仅得到感官享受,更得到思想的升华。
杜文正设计的台北A住宅饭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