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2016年05月15日讯】“央企”突然变民企,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中城建)向央行发紧急求助函,原因是投资人对集团股东一夜变身产生了担忧,中城建紧急请求央行金融稳定局稳定局势避免债权人们发难。
据凤凰财经5月13日报导,中城建的“中字头”名称,行政色彩浓郁的公司官方网站,以及董事长于炼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给了投资者很大的想象空间。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在评级报告中称中城建的实际控制人是住建部,给予的评级是AA+。AA+是资质稍弱的央企通常能够获得的评级。
4月25日,中城建突然一纸公告,宣布实际控制人变更,由一家”投资人眼中的央企”变为一个由多家银行所控股基金的持股公司。公告称原控股股东中城院持股比例由100%降至1%,剩余99%由北京惠农基金持有,在未经债券持有人会议通过的情况下突然丧失“央企”身份。
中城建事件比资产腾挪引发违约风险更引起轩然大波的是它的股东性质,金融信息终端WIND资讯的债券信息里,这家公司的备注描述之前一直也是“中央国有企业”。公司目前境内存续债券规模达171.5亿元,超过铁物资存续的168亿。
实际控制人变更让市场惊呼,上一秒还是“央企”,突然之间就变成民企了。如此敏感的“黑天鹅”一出,在信用风险释放期的市场犹如惊弓之鸟。而在变更前一周,中城建在境外唯一发行的点心债,一度由3月底的97元跌至88.99元,买价收益率飙升至16.0954%,创下纪录最低。
海通证券首席姜超当天随后发出的简评反应出了债市投资人的惶惑——乱相百出。姜超等认为债市乱相百出,应防范道德风险。央企信仰再破灭,警惕伪国企风险。今年以来中煤华昱、铁物资、中城建等央企相继爆发信用风险,应摒弃国企信仰,更需警惕部分伪国企,一是股权结构较复杂,其中部分公司为壳公司或公开资料较少的;二是大股东中有民企或自然人且持股比例较高的;三是由于历史原因(如政策指导或原高管主导)被收编的。
信用事件的爆发使中国债券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债券投资者保护制度不完善等缺陷显露无疑,也显示发行人在偿债能力下滑、制度有机可乘时,投资者面临的道德风险升温,投资者既需用脚投票,降低风险偏好,也需提高警惕,积极维权。
而兴业证券固收团队当天报告更是直言不讳:中城建属于央企,实际控制人变革引发债券偿债压力甚至兑付的担忧,在目前脆弱的市场环境中,该事件可能会加大市场的恐慌情绪。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