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第一!随师如父的弟子颜回(图)
师道尊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师德师恩是人终身不能忘怀的,《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弟子颜回,敏而好学,虚怀若谷,德行出众,善于自省,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尊师重道,对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都从不懈怠,颜回常说:“我虽然不聪敏,但是我能够参照老师的话去做。”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颜回十三岁入孔门,虚心好学,体认到孔子学说的精深博大。《论语·子罕》曰: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所以,他以尊崇千古圣哲之情尊崇孔子,其亲若父子。颜回的仁德,也影响了同门中的许多人,使得孔门弟子互相更加亲密,孔子认为“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孔子喜爱颜回更在于对他仁爱诚信等等方面的信赖,在厄于陈、蔡的最艰难时期,孔子与众弟子谈论颜回,认为颜回穷而不改其节:“吾信回之为仁久矣”;“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
《孔子家语·在厄》篇中孔子感叹:“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颜回对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见君子。”
君子仁德在身,博学深达而世不我用,如芝兰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不谓穷困改节的志向。这番对话记载正是师徒二人心心相印的写照。
两千多年来,复圣颜子一直被世人奉为尊师的楷模。在《论语·先进》中也有颜回事孔子如父亲的记载: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
《论语》记载:“子行颜随”。颜回不仅是身随,更是毕生依教奉随的心随。《孔子嘉虞》中记载,少正卯鼓吹邪说,和孔子争夺弟子,孔子的很多学生为此而动摇,竟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有颜回未离孔门半步,有人问他,何不去和少正卯学?颜回回答:“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切夫子之学,尊天命倡仁德,示人以正道,足吾之未学也,何去之有哉?”
《论语·为政》记载: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颜回“好学”被作为一种精神而得到孔子的提倡,“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论语》中,颜回是唯一多次受到孔子赞许的“学”子,原因也正在于他是真正能够做到“忧道不忧贫”、“谋道不谋食”的弟子。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三十一岁过早地死去,孔子哭颜回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学生,学生们便一天天地亲近起来,大家更加和睦了。”
鲁哀公问孔子:“您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就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七十二贤之首
多种史料记载,孔夫子的弟子中,颜回最受推崇。
颜回,春秋末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子渊,一作颜渊,是孔子早期弟子颜路之子。出身寒微,却能安贫乐道,聪敏过人,深思善学。对孔子所讲能闻一知十,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德行见称。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朝君王加封,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尊为“复圣”。至今,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几千年来,复圣颜回备受尊崇,是有其渊源的。他十三岁从师修学,十八岁乃成德教。东汉郎凯说:昔颜子“十八,天下归仁。”
后随师周游列国,归鲁之后,颜回除讲学外,便是帮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颜回是《易经》主要整理人之一,曾以弱冠之龄与孔夫子对《易》。
颜回在历代文献中被称许的记载比比皆是:
在待人处世上,颜子曾说:“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说:“自吾有回,门人益亲。”(《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论语·公冶长》记载: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孔子家语·弟子行》也记载:子贡说:“夫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
《论语·泰伯》曾参称颂颜子:“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大戴礼记·曾子疾病》记载:“吾无夫颜氏之言。”
《说苑·敬慎》记载曾子言:“吾无颜氏之才。”
宋代大儒张载曾评价,颜子一生,志在做圣人。程颐也说:“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学以至圣人之道也”。
颜子敏而好学,“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毕生实行其所学,解行相应,矢志不渝,以成高尚品德之仁人君子。
如此道德学问,无怪乎孔老夫子说:“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